我生苦不早,已后朱紫阳。
居近世未远,颇亦承馀光。
恭惟紫阳翁,派接周程张。
实学有实用,为世作舟航。
古人不可见,来者犹有望。
紫山豪杰士,理学望北方。
帝忧浙右民,烦公持台纲。
吾道无南北,得志同济量。
我亦忝诸生,得升绣衣堂。
厥今民凋瘵,如疾居膏肓。
弃捐不自保,况复有蓄藏。
吏贪不加恤,乘时肆夺攘。
愿公活斯民,风俗还虞唐。

诗句解释与赏析:

  1. 上按察胡大使 - 这行诗可能是对某人官职的直接提及,表明其身份为“大”,即高级官员。
  2. 我生苦不早 - 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出生时晚于有利时机的遗憾。
  3. 已后朱紫阳 - “已后”可能意味着“以后”,“朱紫”在这里可能是对高官显爵的象征,“阳”可能是“朝”的意思,表示将来。
  4. 居近世未远,颇亦承馀光 - 说明诗人虽生于后世但仍能受益。
  5. 恭惟紫阳翁 - 称呼一个名叫“紫阳”的长者或长辈,这里的“翁”是对长者的敬称。
  6. 派接周程张 - 这里提到的“周”、“程”和“张”可能是指著名的哲学家,如周敦颐、程颢和张载等。他们在中国哲学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7. 实学有实用,为世作舟航 - 强调学问的实践性和实用性,认为学问能够指导实践,帮助社会进步。
  8. 古人不可见,来者犹有望 - 表达了对过去的遗憾和对未来的期望,认为尽管古人已经离开,但未来还有希望。
  9. 紫山豪杰士,理学望北方 - 描述在紫山(可能是地名,也可能指代特定的文化或学派)中涌现出的杰出人物,他们的学问或思想影响深远。
  10. 帝忧浙右民,烦公持台纲 - 皇帝对浙江省西部的民众生活状况感到担忧,希望这位官员能处理好政务。
  11. 吾道无南北,得志同济量 - 表明作者主张无论在南方还是北方,都应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并且一旦成功就能共同济世。
  12. 我亦忝诸生,得升绣衣堂 - 虽然只是一名普通学生,但因某种原因得到了提升。这里的“绣衣”可能指的是一种官服,象征地位的提升。
  13. 厥今民凋瘵,如疾居膏肓 - 当前百姓生活困苦,如同疾病深重的膏肓部位一样无法治愈。
  14. 弃捐不自保,况复有蓄藏 - 有人放弃自我保护,甚至积蓄私财。
  15. 吏贪不加恤,乘时肆夺攘 - 官员贪婪,不考虑民生疾苦而随意剥夺人民的财产。
  16. 愿公活斯民,风俗还虞唐 - 请求这位官员能够帮助百姓,恢复良好的风俗,让国家像唐朝那样繁荣昌盛。

译文:

上按察胡大使:尊贵的长官,您是朝廷中的高级官员。
我生苦不早:我出生得较晚,错过了好的时机。
已后朱紫阳:以后的岁月里,您将继承先人的荣耀和成就。
居近世未远,颇亦承馀光:生活在现代,仍能感受到前辈留下的余晖。
恭惟紫阳翁:恭敬地称呼一位名为紫阳的长辈或者导师。
派接周程张:您的学问受到了周敦颐、程颢和张载等著名思想家的影响。
实学有实用,为世作舟航:强调学问的实际用途,可以引导人们走向正确的方向。
古人不可见,来者犹有望:对于过去的智者,我们只能仰望而不能相见;但对于未来的学者,仍有希望成为时代的引领者。
紫山豪杰士,理学望北方:在紫山(或某个具体地点)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学者和思想家,他们的学问和思想影响了整个北方。
帝忧浙右民,烦公持台纲:皇帝对浙江省西部的民众生活状况深感忧虑,希望这位官员能够承担起治理国家的重任。
吾道无南北,得志同济量:我的信仰和理念不分南北,只要能够实现目标,就能发挥出巨大的力量。
我亦忝诸生,得升绣衣堂:虽然只是一名普通的学生,但在某种特殊的原因下被提拔为官员。
厥今民凋瘵,如疾居膏肓:现在的百姓生活困苦,如同疾病深重的膏肓部位一样无法治愈。
弃捐不自保,况复有蓄藏:有人放弃了自我保护,甚至开始积蓄私财。
吏贪不加恤,乘时肆夺攘:当官的人贪婪无度,不顾百姓的死活,随意剥夺人民的财富。
风俗还虞唐:希望这位官员能够帮助百姓,恢复良好的风俗,让国家像唐朝那样繁荣昌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