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蜂采花粉,雌蜂衔花汁。
粉以作黄蜡,汁以蒸白蜜。
不辞盗我廪,但规安我室。
吾穷还可忍,岁岁看分出。
不见岐周人,先世但积德。
土地付獯狄,自爱豳沮漆。
儿孙遍天下,鲁卫酆郇毕。
勿言天未定,此理终可必。

【注释】

  1. 感兴:指《诗经》中《国风》的“十五国风”中的《周南·汉广》。《周南》是周代南国的乐歌。这里以《汉广》来比喻自己的诗歌,表明诗的主题是爱情。“感”即“感怀”。
  2. 雄蜂采花粉:比喻诗人对爱情的向往。“雄”,雄蜂;“采”,指采集。“花粉”指花蜜。
  3. 雌蜂衔花汁:比喻诗人对爱情的执着追求。“雌”,雌蜂;“衔”,指吸食花蜜。“花汁”指花蜜。
  4. 粉以作黄蜡:比喻诗人用情如炼制黄蜡,精纯而不易变质。“粉”,指花蜜。“作”,指炼制。“黄蜡”,即黄色的蜡。
  5. 汁以蒸白蜜:比喻诗人用情如酿制蜂蜜,甘甜而不腻。“汁”,指花蜜。“蒸”,指熬制。“白蜜”,指蜂蜜。
  6. 不辞盗我廪:比喻诗人不计较得失,为了爱情不惜付出。“廪”,指粮仓。“盗”,指盗窃。“我”,“我的”。
  7. 但规安我室:意思是说只要能够让我的爱情得到满足,其他都无关紧要。“规”,指规划。“安”,指安定。“我室”,指我的住所。
  8. 吾穷还可忍:意思是即使生活贫困,我也能够忍受。“穷”,指贫穷。“可忍”,指能够忍耐。
  9. 岁岁看分出:意思是年年都要看谁能赢得爱情。“分”,指竞争。“出”,指脱颖而出。
  10. 岐周人:指古代的岐山周原一带的人。“岐周”,即岐山和周原。“人”,指人世。
  11. 先世但积德:意思是说祖先们只是积累了德行。“先世”,指祖先。“积德”,指积累德行。
  12. 土地付獯狄:意思是说土地被匈奴侵占了。“土地”,指领土。“付”,交给。“獯狄”,指匈奴。
  13. 自爱豳沮漆:意思是说要爱护家乡,不要因为外族入侵而放弃家园。“自爱”,指爱护自己。“豳沮漆”,指豳地和沮水、漆水一带的地方。
  14. 儿孙遍天下:意思是说子孙遍布世界各地。“儿孙”,指儿女子孙。
  15. 鲁卫酆郇毕:意思是说鲁地、卫国、酆地和郇地都已经没有了。“鲁”,指鲁国。“卫”,指卫国。“酆”,指丰地。“郇”,指郇地。这些地方都是诸侯国。
  16. 勿言天未定:意思是说不要说天地尚未平定,一切都在掌握之中。“言”,指说话。
  17. 此理终可必:意思是说这种道理是最终可以肯定的。“此理”,指这个道理或道理。“必”,指必定。
    【赏析】
    《国风·周南·汉广》是一首描写男女相爱的民歌,其诗如下:“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这首诗以《国风》之体,抒写男女相悦之情。全诗四章,每章六句,每章前两句写男子对女子的赞美,次两句写女子对男子的回应,最后两句为起首,起首又分为两段,分别写两人相见和离别。
    第一段(首二句),写男子对女子的赞美。“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这二句是男子从内心发出的声音。他赞美的是女子的美貌,所以他说:南面的树木高耸入云,它高大得使人无法在上面停歇;北方的游人,也如同那树木一样,高大无比,令人望而生畏,因此无法去接近他们,去追求他们。这里的“不可求思”与前面所说的男子“心仪已久”是同一意思,都是说他爱慕的对象不可企及。
    第二段(三四句),写女子对男子的回应。“子之清扬,扬且之颜也!展其右臂,遗我佩玖。”“清”“扬”“颜”等词语都描绘了女子美好的容色;“遗”则暗示她主动投怀送抱的意思。
    第三段(五六句),写两人相见的情景。“交甫同车,番番公子,仆夫屯屯。”男子乘车而来,车马喧腾,声势浩大;而女子也驾车相迎,二人一见钟情。“屯屯”形容马行貌。《诗经》中有多篇写男女相会的作品,其中《野有蔓草》说:“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我心匪向,不可方思也。”《郑风·东门之墠》说:“东门之墠,茹藘在阪。其叶湑兮。女曰:‘观乎?’将阅于庙,真凶及燕!‘如圭如璧,令闻令问。’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可见当时男女约会的习俗很盛行。《诗经·齐风·著》中也有类似的诗句:“著尔乘屋,只斯屈之。继之乃来,不少进步。维予二人,伊谁从之?维予二人,其坠厥宗!”与《诗经·周南·汉广》相比,前者写女子见到情人时的兴奋喜悦的心情,后者则是写情人相逢后的幸福心情,两者虽不同,却同样表达了一种欣喜若狂的情绪。这两首作品都反映了当时的风俗民情,同时也表现了当时人们对爱情的渴求与向往。
    《国风·周南·汉广》所描写的是男欢女悦的私情,然而诗人并没有停留在描写爱情上,而是进一步抒发了自己对于爱情的看法和态度。诗中写到“交甫同车,番番公子,仆夫屯屯。”男子乘车而来,车马喧嚣、声势浩大;而女子也驾车相迎,二人一见钟情。“屯屯”形容马行貌。《诗经》中有多篇写男女相会的作品,其中《野有蔓草》说:“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郑风·东门之墠》说:“东门之墠,茹藘在阪。其叶湑兮。女曰:‘观乎?’将阅于庙,真凶及燕!‘如圭如璧,令闻令问。’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可见当时男女约会的习俗很盛行。《诗经·齐风·著》中也有类似的诗句:“著尔乘屋,只斯屈之。继之乃来,不少进步。维予二人,伊谁从之?维予二人,其坠厥宗!”与《诗经·周南·汉广》相比,前者写女子见到情人时的兴奋喜悦的心情,后者则是写情人相逢后的幸福心情,两者虽不同,却同样表达了一种欣喜若狂的情绪。这两首作品都反映了当时的风俗民情,同时也表现了当时人们对爱情的渴求与向往。这首诗通过描写男女双方的相见和离别,表达了诗人对于爱情的渴望和向往。
    每章六句,每章前两句写男子对女子的赞美,次两句写女子对男子的回应,最后两句为起首,起首又分为两段,分别写两人相见和离别。第一段(首二句),写男子对女子的赞美。“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这二句是男子从内心发出的声音。他赞美的是女子的美貌,所以他说:南面的树木高耸入云,它高大得使人无法在上面停歇;北方的游人,也如同那树木一样,高大无比,令人望而生畏,因此无法去接近他们,去追求他们。这里的“不可求思”与前面所说的男子“心仪已久”是同一意思,都是说他爱慕的对象不可企及。第二段(三四句),写女子对男子的回应。“子之清扬,扬且之颜也!展其右臂,遗我佩玖。”女子对男子的回答也很干脆利落:“你的容颜秀美迷人,使我为之倾倒!请把我赠给你的佩带送给我吧。”这里的“清扬”“扬且”“右臂”等词语都描绘了女子美好的容色;“遗”则暗示她主动投怀送抱的意思。第三段(五六句),写两人相见的情景。“交甫同车,番番公子,仆夫屯屯。”男子乘车而来,车马喧腾,声势浩大;而女子也驾车相迎,二人一见钟情。“屯屯”形容马行貌。《诗经·小雅·湛露》中有“匪裘伊衮,周公缵戎”的句子,意为“非锦衣华贵,周公辅佐戎装”。这里借用其义表达男子的盛装打扮以及车马的豪华。而“番番公子”则指男子的身份尊贵地位显赫,“番番”一词本意是指茂盛、繁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