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兀北窗下,嘈嘈林间鸣。
声各奏小大,谅亦随其形。
倏然气肃冽,一夕俱沈冥。
试语尘中士,细听秋虫声。
杂兴二首
介绍
。
《杂兴》是宋代诗人苏轼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共两首。
第一首:
竹杖芒鞋轻似马,谁人不向此中来?
休将白发及时黑,只恐早年先报春。
第二首:
黄州定慧院西轩下,
有古井无水。
我于七月半,
往饮其泉。
取汲未毕,
而雨至矣。
遂命客同酌,
因书以自警。
坐久心静,意远思深。
恍惚间如入仙境。
苏轼的《杂兴二首》是两首七言绝句。第一首写的是作者在黄州定慧院西轩下汲取泉水时的感受和感悟,表达了他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第二首则描述了他在七月半日去饮古井之水的体验,并以此来警醒自己要保持
相关推荐
注释: 杂兴二首:即《杂兴》两首,乐府旧题。 兀兀:孤独寂寞的样子。 嘈嘈:声音大而杂乱。 气肃冽:秋风肃杀,寒气逼人。 沈冥:指深沉、沉静。 试语:试着说说,一说就明白了,这里指对秋天昆虫鸣叫的体会。秋虫声:指蟋蟀在秋天的夜晚发出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隐居田园时所作。诗人以写景起笔,描绘了深秋季节林间各种昆虫的不同声音,然后写到秋风肃杀,寒意袭人,最后写了自己听虫鸣时的感想
【注释】 七十云:指人生七十古来稀。 希,少。 年三之二:年纪只有三十岁的十分之二岁。 那复就枯瘁:怎么能忍受这枯槁憔悴的日子呢。那复,怎能。 穷蹙:困窘;窘迫。 惊畏途:畏惧险路。 慨时事:感慨时势。 何以怡馀生:用什么方式能使余下的生命得以安慰呢? 委:通“萎”,枯萎。 一醉:一次饮酒。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忧国伤时的诗。诗人在这首诗中,以自己年华老去、壮志难酬的悲凉心情为出发点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一般考生回答此类题,可以从诗歌的题材、作者的情感、手法以及作品的艺术特色等方面进行赏析。本题中“杂兴二首”是题目,第二句“造物乘除理固然”一句中“造物”是指自然界,“乘除”是指自然规律,“理当然”是说万物运行自有其道理和规律。第三句“许将穷悴博顽坚”一句中“穷悴”指困顿,“博顽”指顽固
第一首译文: 散发林间万事轻,梦魂安稳气和平。 只知秋菊有佳色,那问荒鸡非恶声。 达士招呼同啸傲,福人分付与功名。 一篇说尽逍遥理,始信蒙庄是达生。 注释: 1. 散发林间:指隐居山林的生活。 2. 梦魂安稳:形容心境宁静,无牵无挂。 3. 秋菊有佳色:比喻高洁的品质或美好的事物。 4. 荒鸡非恶声:指即使是不吉祥的叫声也不应被看作坏事。 5. 达士:指有才德的人。 6. 啸傲:指放声长啸
陋巷无心长草莱,柴门偶自不曾开。 余龄渐迫诸孙长,徂岁将穷积雪来。 旦欲燎衣无宿烬,暮思赪颊但空罍。 孰知自有忘忧处,绕坐新书正作堆。 注释: 陋巷无心长草莱:在简陋的巷子里,无心去种花草。无心:无意。 柴门偶自不曾开:偶然一次没有打开柴门。偶自:偶尔。 馀龄渐迫诸孙长:我的寿命一天比一天短了。馀龄:剩余的时间或岁月。 徂岁将穷积雪来:旧年已经快结束了,而雪还在堆积。徂岁:过去的一年。穷:结束。
杂兴二首注释: 此身漂荡等流槎,又向江村送岁华。 急雨遇寒凝作雪,明灯无灺结成花。 座悬镜古森毛发,瓯聚茶香爽齿牙。 况是贫家多乐事,阿开渐学手吒叉。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漂泊生活中的所见所感,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第一句“此身漂荡等流槎”,表达了诗人对漂泊生活的无奈与感慨。第二句“又向江村送岁华”,则描绘了诗人每到一个地方都要度过一个春节的景象,体现了他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杂兴二首 新分菊本自锄山,手缚枯藤作矮阑。 比似著书空用力,种花犹得一年看。 注释:刚分到的菊花本就自己动手在山上锄草种植。用枯藤编织成栏杆,自制简易的花坛。相比之下,写书时虽然努力,但可能不会有太大的成就;而种花则有可能一年就能看到开花结果
【注释】 欲住山:想要居住在深山之中。 柴关:用柴草编成的门,借指隐居之地。 【赏析】 这是一首写隐居生活的诗,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他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也抒发了他对于现实生活的种种无奈。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深的思考。 首句“二十年前欲住山”,回忆了诗人曾经有过的隐居梦想,那时的他渴望能够远离尘世的喧嚣,过上一种宁静的生活。然而,这种梦想并没有实现
杂兴二首 频频随着我泛江湖,更到南方一物无。 相识只馀孤屿鸟,好看那有丈人乌。 【注释】: “杂兴”是诗题。 “频婆”,即莲花,佛教称佛经中的譬喻为“频婆”,这里以“频婆”比喻佛经。 “泛江湖”,泛指漫游。 “更到南方一物无”,意为“南方的物产已经没有可游赏的了”。 “孤屿”:孤立的礁岛。 “丈人乌”,即“丈山乌”,指山鸟,也泛指山林中的各种鸟儿。 【赏析】: 《杂兴》共二十首。这是其中的第二首
注释1:村酒向人虽是薄,寒梅于我未全疏。 注释2:寒梅花开时节,虽然天气寒冷。 译文: 村酒虽然味道不厚,但是对我而言却很珍贵,就像寒梅虽在严冬开放,但对我来说并不完全凋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寒冬腊月的山中独饮,尽管只有薄薄的村酒,但却让他觉得十分珍贵。而那些寒梅在他身边绽放,虽然寒冷,但他并不觉得凋零,反而觉得很珍贵。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尊重,以及对生命的珍视
杂兴二首 陋巷丈夫病且贫,悬鹑百结聊庇身。 蠕蠕大虱长孙子,败缯敝絮开阳春。 故襦宽博裹肩䏶,出没逡巡初莫畏。 一朝换酒入邻家,顾视腰间犹犊鼻。 入缝循腰还自足,肌肤转近尤为福。 咋皮吮血无已时,应待渠家具汤沐。 译文: 在狭小的巷子里生活着一个生病又贫穷的男子,他穿着破鹑衣百结头,勉强保护自己。 他头上长着巨大的虱子,身上穿的是破烂的布絮,就像春天一样温暖。 旧时的裤子宽大舒适地裹住他的肩头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朱轮华盖事远游,厩无良马乘疲牛。 - 朱轮(华丽的车轮)和华盖(豪华的车盖)形容车辆华丽尊贵。 - 事远游:忙于远行的公务。 - 厩无良马乘疲牛:马匹已经疲惫不堪,无法再使用。 2. 青丝玉勒金络头,任重道远旁人忧。 - 青丝玉勒:用青丝装饰的玉制的车辕。 - 金络头:用金饰物装饰车辕。 - 任重道远:任务重大,路途遥远。 - 旁人忧:担心别人的忧虑。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