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公来把麾,与民脱水厄。
当时游息地,危亭冠州宅。
梁栋宿寒云,去天才一握。
尚馀手种木,甘棠思邵伯。
题尤使君郡圃十二诗参云亭
介绍
。
《题尤使君郡圃十二诗》是明代诗人陈献章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共12句,每句8字。
一
花间酒畔坐无憀,欲赋长歌泪满瓢。
莫道人生如朝露,此心安处即天堂。
二
山高水远路迢迢,云气苍茫日月遥。
不为浮名忙似鹤,只将清梦到蓬蒿。
三
风前月下独徘徊,欲赋长歌泪满杯。
莫道人生如朝露,此心安处即天堂。
四
花间酒畔坐无憀,欲赋长歌泪满瓢。
莫道人生如朝露,此心安处即天堂。
五
山高水远路迢遥,云气苍茫日月遥。
不为浮名忙
相关推荐
注释: 1. 题目“题尤使君郡圃十二诗参云亭”是说这首诗是作者在尤使君的郡圃中写的十二首诗,每首诗都叫做“参云亭”。 2. “元公来把麾”,元是指尤使君,来是来到的意思,把麾是执掌军旗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尤使君来到郡圃指挥。 3. 第二句“与民脱水厄”意思是尤使君和百姓一起度过困难。 4. 第三句“当时游息地”意思是当时的游乐之地。 5. 第四句“危亭冠州宅”意思是州里的高台亭子
【注释】 吾州:我的州县。 窟:洞穴。 戢戢:众山耸立的样子。 峙:直立。 佳宾:贵宾、上客。 渎:亵渎,侮辱。 空翠:指山中云雾缭绕的景象。 沐:洗澡。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描绘尤使君的郡圃十二景,赞美尤使君的品德,表达了作者对尤使君的敬爱之情。 开头二句“吾州山水窟,城郭拥寒绿”,说尤使君的郡圃就像是一个深山中的小洞府,周围被青绿色的城墙所环抱
【注释】 1.尤使君:指唐代名相张九龄的字。郡圃:指太守的府邸中的后花园。十二诗参云亭:十二首诗中有《参云亭》一篇。 2.亭亭:高耸的样子。 3.列仙:仙人。 4.羽化:即成仙。 5.碧桃:红色的桃树。 6.鹤背:鹤的背部。 7.“夫子”句:形容先生学问渊博,像班固、班麟那样能驾御着麟车。 8.班麟驾:班固,东汉著名史学家,曾编撰《汉书》,有才学,为后世所称颂。 【译文】 亭亭玉立的山峰
题尤使君郡圃十二诗参云亭(宋·李庚) 新亭方半丈,众山之所宗。 注释:新亭只有半丈见方,是众多山峰的聚集之地。 悭容半窗月,劣受一帘风。 注释:新亭只能容纳半个窗户大小的月光,勉强承受一扇窗帘般的清风。 傍人笑老子,游戏如儿童。 注释:旁人嘲笑我像老人一样,我却如同孩童一般嬉戏玩耍。 乱峰徒颉颃,不与汝争雄。 注释:周围的山峰杂乱无章,只能与我颉颃争斗,却无法与我争夺雄姿英发。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孙逖的《题尤使君郡圃十二诗参云亭》。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注释: - 孙绰赋天台,伻人以图至。 孙绰曾经写过一篇关于天台山的文章,这篇文章被传到尤使君那里,尤使君便命人绘制了一幅天台山的图画。 - 公今身见之,情亲心更醉。 现在尤使君亲自来观看这幅天台山的画,让孙绰感到更加亲切,心中充满了喜悦。 - 坐想复行吟,商颂得十二。
注释: 青山像躲避世俗的人一样,怎肯到公府里去呢? 仁人喜欢贤人,招邀他们进入庭院。 拄着手杖应对朝气,卷起帘子迎接暮雨。 其中有美好的情趣,不要告诉孩子们。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山水画面。首句"青山如避世",以青山喻君子,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第二句"讵肯诣公府",则表现了诗人不慕名利的态度,他宁愿在山林中过着清静的生活,不愿意去官署做官。第三句"仁人如好贤"
【注释】 参云亭:即参云楼,为唐宪宗所建,在长安城西。尤使君:指尤袤(1204-1243),字蒙卿,号南湖居士,宋末元初人,曾官至参知政事、右丞相兼枢密使。郡圃:地方长官的私家花园。十二诗:指尤袤所作的《题参云亭》一诗。此诗写于宋亡之后,诗人借物喻志,表达对南宋灭亡和故国的怀念之情。 “彼美东堂下”句:那美丽的池塘是谁凿成的? “萧侯慨不见”句:萧何感慨自己未能见到这样的好景致,也足以看出典刑。
注释: 文简:指文同,曾任湖州长史。文同为州时,不求显赫的声誉。 温恭君子儒,岂弟民父母:温恭君子儒,是说文同为人温和恭敬;岂弟民父母,是说文同是民众的好父母。 黄堂能几年,清风霭千古:黄堂,指太守府;清风,比喻廉洁的政风;霭,弥漫的样子。意思是说,太守大人能治理地方多久呢?你的清正廉明之风将永远弥漫在世间。 愿公踵前修,特此相明主:希望您继续继承前人的事业,我特别来向您表达对您的敬仰之情。
我们来逐句翻译这首诗: 1. 海邦本淳古,山民亦颛蒙。 - 海邦原本是淳朴古老的地方,而山里的人民也深受颛蒙的熏陶。 2. 汝不探赤丸,我无为缿筒。 - 你不用去探寻红色的丸子,我也没有用竹筒做的乐器。 3. 熙熙樵与牧,蔼蔼春风中。 - 樵夫牧人熙熙攘攘,春天的微风和煦温暖。 4. 何必师齐相,虚堂舍盖公。 - 何必效仿齐王那样的宰相,虚设的大厅和屋顶上盖着公家的瓦片。
【注释】 尤使君:指尤承恩。尤承恩,字伯宗,天台人。郡圃即县衙后园。十二诗参云亭,《太平御览》卷六五八引《洞天记》作“十二诗”。参、云,皆山名。参,又名三茅山;云,又名九峰山。 【译文】 赤城的古洞天空阔无边,朝霞映照山谷,色彩斑斓。 灿烂的阳光照耀大地,余晖借给草木。 我患有顽疾,企盼常常不足。 待与马练师一起,锄除杂草,培植松、竹。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尤承恩的赠诗。尤承恩曾为郡守
注释:官吏们离开后,长廊变得寂静无声;我拿着手杖,穿着一幅巾子,独自散步。我只希望能开阔眼界,不再计较脚力。野水在微弯的湾中流淌,寒山露出一片碧绿。等待拍着洪崖肩膀,蓬莱就在咫尺之遥。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尤使君郡圃中漫步的情景。诗中的"吏散长廊静,杖藜巾一幅",描绘出一幅宁静的官府长廊画面,"只图宽眼界,不管穷脚力"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而"野水露微湾
吾爱巴扬州,夜不然官烛。 【注释】吾爱:喜爱,喜欢;巴:巴陵郡,今属湖南;扬州:指代扬州城或扬州地区。 【赏析】“夜不然官烛”,意谓在晚上不点亮官府的蜡烛。 题尤使君郡圃十二诗参云亭 【注释】尤:特指某位姓尤的使君;郡圃:郡中园林;诗:写诗作文。 【赏析】“题尤使君郡圃十二诗参云亭”,这是诗人对尤使君在郡中园林中写的《十二首诗》所作的序言。 吾爱阳道州,日炊米二斛。 【注释】道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