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觉花阴过数砖,一庭轻雨湿湘帘。
碧桃蜚尽鹂黄老,万树青阴属杜鹃。
梦觉
相关推荐
【注释】: 1. 梦觉:从梦中醒来。 2. 花阴:花木的阴影,泛指花木。 3. 数砖:几块石头。 4. 轻雨:细密的小雨。 5. 湘帘:湘妃的窗帘或帘子。湘妃,传说中尧帝的两个女儿,舜帝的妻子。相传舜南巡时死于长沙洞庭湖畔。舜死后,娥皇和女英追至九嶷山痛哭,泪洒湘江,化为斑竹。她们的衣裳沾满了斑斑点点的露水,故称“湘裙”。 6. 碧桃:一种常绿小乔木。 7. 蜚(fēi):同“飞”
诗句解析 1. 梦觉西窗晓,听风过曲廊。 - 梦觉:醒来后的状态描述,感觉像在梦中一样。 - 西窗晓:指清晨时分,阳光从西边的窗户照射进来的景象。 - 听风过曲廊:在走廊上聆听风吹动树叶和屋檐的声音。 2. 好诗非易辨,闲坐尽无妨。 - 好诗:指优美的诗歌。 - 非易辨:不易分辨或难以理解。 - 闲坐:坐下来休息或沉思。 3. 人静鸟乌喜,雨来花草香。 - 人静鸟乌喜
【注释】: 梦觉:梦醒,比喻对往事的回忆。 二十年前事,浑如梦觉时。 二十年前的事,如同从梦中醒来一样模糊不清。 漫行荒路径,难认旧亭基。 我在荒凉的道路上漫无目的地行走,难以辨认出旧时亭子的遗迹。 尚记因逃暑,曾来学赋诗。 我还清楚地记得那次为了躲避炎热,曾经来到这个地方学习作诗。 如今无可好,植杖欲耘耔。 现在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了,我准备拿起拐杖开始耕种田地。 【赏析】:
【诗句解读】 1. 梦觉:醒来后,发现自己在梦中。 2. 夕梦多梦之:晚上做了很多的梦。 3. 觉来遂成忆:醒来后,便开始回忆这些梦境。 4. 忆子生平时:回忆起你(他)出生时的那一天,也就是你的出生日。 5. 事往无一得:过去的事情没有一件是值得纪念的。 6. 信若此梦寐:如果你相信这些都是梦境。 7. 岂不见颜色:难道看不见你当时的样子吗? 8. 复存来告言:后来又有人告诉你。 9.
. “梦觉”:梦醒。 2. “日永不可过”:太阳长久不落,意味着时间流逝得很慢。 3. “夜凉愁更多”:夜晚凉爽,使得忧愁更加深重。 4. “蝉声嘶晚月,孤枕梦如何”:蝉在晚空中发出叫声,而月亮也在夜晚高悬。在这样的夜晚,一个人独守空床,思绪万千,不知自己的梦境将何去何从。 译文: 梦醒后,时间过得如此缓慢,让人感到难以承受;夜深人静之时,我独自躺在冰冷的床上,思绪纷飞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醒来后,我又去寻找梦中的世界,仿佛回到了梦初生时的状态。在那个世界里,我失去了自我,如同躺在邯郸的枕头上,得到了满足和快乐。然而,当我得意于那大槐宫的时候,我发现那只蝴蝶已经不在了,那只鹿也不见了踪影。 诗中“周在蝶何在,蕉空鹿亦空”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与梦境的反思。他意识到无论身处何处,都无法摆脱内心的空虚和迷茫。而“自怜心未静,起坐究幡风”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不安。
【解析】 此题考核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通读全诗,逐句解读,把握诗人写了什么;再赏析诗句中运用的写作手法及所传达的思想情感。同时要结合诗歌的意象和意境,体会诗歌的情感。最后还要关注题目的要求,如本题要求对“梦觉”一诗进行赏析。 【答案】 译文:枕着竹席,睡在藤床上,整个房间都空荡无物。松风飒飒,把我从梦中惊醒。窗外还看得见萤火虫飞过。年老的我懒得读书了。
【注释】 ①梦觉:醒来。 译文:老去的人怜惜百病缠身,平生感慨竟有谁同?要知道一点悬悬念,不在功名富贵中。 赏析: 此诗是诗人晚年自况之作。首句直抒胸臆,说自己老了,被百病缠身,无人怜悯。“百病”指多种疾病;“攻”是侵袭、侵害的意思。次句抒发感慨。诗人一生坎坷,忧国忧民,为国为民奔走呼号,但始终得不到朝廷的重用,报国有心却力不从心;壮志难酬,抑郁不得志,故有此慨叹。 “须知一点悬悬念
【注释】1.梦觉:醒来后回想梦中的情景。2.虚窗:指没有实墙的窗户。3.午夜:子时,古代以夜间十一点到一点为子夜。4.朦胧:模糊不清的样子。5.推枕:把枕头推开。6.萧然:空虚、寂寞的样子。7.幽人:深居简出的人。8.洗心法:洗涤心灵的方法或方法名。9.二年魂梦水声中:两年来一直生活在水声之中,即梦境中的水乡生活。 【赏析】此诗是一首抒情之作,诗人通过描绘自己梦醒之后的情景和心理活动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古诗文的鉴赏能力。题干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是诗歌内容、语言、结构分析题。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来回答。此诗为写景抒情诗,诗人通过描写景物抒发自己的感情。全诗四句,前二句写春光明媚,莺歌燕舞,花红柳绿,生机勃勃,后二句抒写了自己独处草庐,不为人知的寂寞情怀
【注释】 岞崿:山名,在浙江绍兴。 旧草堂:旧日的草堂。 久抛:长期抛弃。 分晓:黎明。 【赏析】 这首七绝是一首怀人之作。诗人以梦为喻,抒发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句点明地点、时间与人物。次句写梦境中的怀念。“久抛”二字道出了长时间地思念友人,而这种思友之情又无法排遣,只能寄托于梦中的重逢。第三句写梦境中与友人分别后的情景。醒来时,发现自己还在异乡,不能回到故乡去和友人团聚,心中无限惆怅
注释: 梦醒之后,听到七十五声更漏,想到离家乡有一千馀里远。 在梦中分明想回家去,醒来后无处追寻。 赏析: 此词上片写梦境,下片写现实,以“梦”字为贯串,表现了词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开头两句,“七十五声更漏”,指夜深时分,时间是深夜。古人把夜间的更次分为五更,一更为一夜中之长夜,二更为中夜,三、四、五更为晓夜。“七十五声”,即五更将尽,夜已深沉。这一句描写了词人深夜不寐的情景。“一千馀里乡心
【译文】 花随风舞,花影参差,月光下道路交错。十年不相见,忽如梦醒,恍然间你我共抱满怀。算来岁月已过半,容颜却已老,何得青春美颜?近来人事虽难知,旧时愁绪忽如扫。奈何微醉醒来,鸡鸣心乱如捣。知道梦境非真实,恨觉来得太早。风雨潇潇,满地芳草离愁无限长。 【赏析】 这是一首怀人诗。诗题一作“梦后”。 上片写梦醒之后,诗人对梦中与所思的女子相逢的惊喜和欢娱。首句写梦醒后所见景象:风儿吹动着花儿
【译文】 梦醒之后,我依然居住在那简陋的草寮中,随着我的足迹,已经习惯于四处飘荡。 虚檐上的朝阳映照出清新的气息,清晨的露珠闪烁在屋檐上;远处的树木发出寒气,似乎在夜潮中摇曳着。 白骨又惊扰了山下遍地的荒寂;朱颜刚向客中消褪。 如今时平不再需要那通侯的印绶,只想在这深林中做个老樵人。 【注释】 1. 梦觉:一觉醒来。 2. 梦觉依然一草寮,浮踪已惯任飘摇(浮踪:漂浮不定,无定所。) 3.
梦觉 梦觉山雨来,万点击虚瓦。 泠泠玉磬音,堕我羁枕下。 回飙撼松涛,曲奏迭高雅。 此身卧钧天,傲睨洞庭野。 造物慰孤寂,作意为陶写。 残夜破幽阒,心耳俱洒洒。 清吟答洪调,勿谓和者寡。 注释: 1. 梦觉:从梦中醒来。 2. 山雨来:山间细雨纷至沓来。 3. 万点:众多的意思。 4. 虚瓦:空屋瓦片。 5. 泠泠:形容声音清脆悦耳。磬(qìng)音:石制的打击乐器,形状像鼓,古代常用以祭祀。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语言及写作手法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题目所给的三首诗词分析概括其思想感情和艺术手法。本诗属于七言绝句。“梦觉”是第一句,“游仙”是第二句,“东窗”“一角”“白初生”、“春慵起”、“卧听山禽奏乐声”为第三四两句。 【答案】 ①“梦觉游仙天欲明”
【解析】 这是一首咏怀诗。诗人用“梦”和“醒”来写自己对人生道路的抉择。 第一句“亦知无可住”,意思是说,知道这里无法安身立足,因此,诗人决定离开。这句是全诗的关键句。第二句“却待欲何之”,意思是说,既然无处可去,那就只能远走他乡了。“欲”字在这里有“想、打算”之意。第三句“梦觉空初愿”,意思是说,醒来时,才发现当初的愿望已经化为乌有了。“初愿”指“最初的愿望”。第四句“途穷忆本师”,意思是说
【解析】 题干所给的“赏析”要求考生对诗句中表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行分析。本题中,要结合诗句中的关键性词语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梦觉”,可抓住“梦”“觉”两个关键词来分析。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在梦中醒来,感叹人生短暂,岁月易逝,表达了人生的感慨和无奈。再如“金兰同臭味”,可抓住“金兰”一词分析;“也知秦越共尘寰”,可抓住“秦越”分析。“羡门已去长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