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袂伤麟后,凄凉旧日坛。
尚为人爱惜,不使杏雕残。
叶映缁林好,枝横泗水寒。
一从梁木去,多把落花看。
自昔棠思召,于今木有韩。
遥知槐并并,根古似龙蟠。
杏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反袂伤麟后,凄凉旧日坛。
尚为人爱惜,不使杏雕残。
叶映缁林好,枝横泗水寒。
一从梁木去,多把落花看。
自昔棠思召,于今木有韩。
遥知槐并并,根古似龙蟠。
【解析】 本诗为五言律诗。“杏坛”是古代传授儒家经典的讲学场所;“麟”是麒麟,象征祥瑞;“爱惜”指珍爱。“一从”即从此。“于今木有韩”指如今只有槐树和韩愈一样。 【答案】 (1)反袂伤麟后,凄凉旧日坛。(注释:反袂,袖子卷起。伤麒麟,指怀念死去的韩愈。荒凉冷落的祭坛) 译文:袖口卷起,我不禁想起麒麟,心中悲伤。昔日祭坛荒凉冷落,令人心酸。 赏析:首联点题并写景。“反袂”二字
【解析】 “杏坛”是孔门讲学的场所,此处暗指作者所要表达的主旨。“真人升去寂无音,徒指空坛说杏林。”意思是:圣人离开后,寂静无声。只留下空荡荡的坛台,谈论杏林。这里以杏坛为喻,暗指作者的隐居生活,表明自己淡泊名利,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讲道虽非夫子惠,此心还是爱人心。”意思是:虽然孔子讲道不是出自自己的本意,但是内心仍然热爱着人间的感情。 【答案】 (1) 释义:圣人离去,杏坛寂静无声(杏坛
诗句释义: 1. 杏坛:在古代,“杏坛”常指孔子讲学的地方,因此这里特指孔子的讲学场所。 2. 相羊道德囿:形容这个地方环境幽静、景色宜人。 3. 爱此杏坛春: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以及春天里杏坛的美景所吸引。 4. 碧溪落青嶂:形容溪流清澈见底,山峦翠绿。 5. 绿树空红尘:描述树木茂盛、远离尘嚣的景象。 6. 缅怀洙泗乐:指怀念洙水(洙河)和泗水(泗河)流域的古代文化与教育成就。 7.
注释: 杏坛:指传授孔子学说的地方。 奎文阁后殿前垂:奎文阁是古代藏书楼,后殿前有悬挂的奎文碑,是孔子所书。 缁帷:僧尼所居之处,用缁(黑色染料)布作帐幔。 想訚侃:形容说话和气、诚恳的样子。 弦歌鼓琴敦书诗:弹奏音乐、唱歌、弹琴、写诗都是孔子喜欢做的。 素志:本来的抱负、志向。 恍见:似乎看见了什么。 教泽:指孔子的教育和恩泽。 风袅袅:随风轻轻摇曳。绯英枝:红色的花枝。 圣所与
杏坛 重来又值灿开时,几树东风簇绛枝。 岂是人间凡卉比,文明终古共春熙。 注释: 杏坛:指孔子讲学的地方,在今山东曲阜孔庙东侧。 几树:多少。 簇:聚集。 绛枝:深红色。 岂是:难道不是。 人间:人世间。 凡卉:普通的花草。 文明:文雅。 终古:从远古到近代。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杏坛美景的赞美之作。诗人通过对杏坛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和地位。杏坛不仅是孔子讲学的地方,更是人们向往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