奎文阁后殿前垂,杏坛遗迹传缁帷。
当时侍者想訚侃,弦歌鼓琴敦书诗。
我来景仰慰素志,恍见教泽长留贻。
春风袅袅绯英枝,在彼在此还堪思。
舞雩曾点圣所与,吾亦因之将咏归。
注释:
杏坛:指传授孔子学说的地方。
奎文阁后殿前垂:奎文阁是古代藏书楼,后殿前有悬挂的奎文碑,是孔子所书。
缁帷:僧尼所居之处,用缁(黑色染料)布作帐幔。
想訚侃:形容说话和气、诚恳的样子。
弦歌鼓琴敦书诗:弹奏音乐、唱歌、弹琴、写诗都是孔子喜欢做的。
素志:本来的抱负、志向。
恍见:似乎看见了什么。
教泽:指孔子的教育和恩泽。
风袅袅:随风轻轻摇曳。绯英枝:红色的花枝。
圣所与:圣人曾经到过或居住过的地方。
咏归:吟诵归来。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参观奎文阁后殿时,对孔庙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孔子教诲的深深怀念。
诗人描绘了奎文阁后殿前的景象,强调了孔子传授知识的重要性。然后,诗人回忆了当时侍者们与孔子的对话,以及孔子的教诲对学生们的影响。这些内容都表明了孔子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和深远影响。
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孔子的敬仰之情,仿佛看到了孔子的教诲一直流传到现在,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启示和帮助。这反映了孔子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观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诗人通过对春风下红梅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孔子教诲的感激和怀念之情。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回归故土的愿望,希望能够继承和发扬孔子的教育理念和文化传统。
这首诗通过描绘孔子传授知识的场所、回顾历史往事、表达个人感受以及抒发情感愿望等手法,展现了作者对孔子的敬仰和怀念,同时也表达了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教育理念的重视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