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汶诣阙里,事毕渡汶回。
因流溯其源,萦带何悠哉。
郓欢龟阴田,每每河之隈。
曾闻润百里,胡乃腾尘埃。
麦陇虽青青,望泽久萦怀。
调幕惭无术,发粟讵遍该。
嗟哉此土民,疾苦经识来。
过汶水
渡过汶水去,拜访阙里,办完公事后回到渡口。
沿流溯源,汶水萦绕何其悠哉。
郓城欢颂龟山田,每每河的岸边。
曾闻润百里,胡乃腾尘埃。
麦陇虽青青,望泽久萦怀。
调幕惭无术,发粟讵遍该。
嗟哉此土民,疾苦经识来。
注释:
过汶:渡过汶水。汶水,指汶河流域,在今山东境内。阙里:孔子故居,在曲阜县东南。事毕:公务办完之后。回:回家。溯其源:追寻水源。萦带:河流环绕。何悠哉:多么悠远啊。郓:地名,在今山东郓城县南。龟阴田:龟山北面的土地,龟山在今山东曲阜县东南一带。隈:山的弯曲处。曾闻润百里:听说滋润了百里土地。胡乃腾尘埃:哪里会扬起什么尘埃呢。发粟:《论语·颜渊》中记载:“子谓颜回曰:‘惜乎,吾未见好德如汝者也。’子曰:‘非直好德,又皆好仁义也。’”这里的“发粟”是借指赈济粮食。岂:哪里。愧:惭愧,感到羞愧。调幕:调整帷帐,这里指管理粮仓之类的官吏。惭无术:没有治理的办法。发粟:分发粮食救济灾民。岂遍该:难道都照顾到了么?此土民:当地的百姓。疾苦:苦难。经识:经历过苦难而变得明智。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赴阙拜谒孔子故里的途中所作之诗。诗中表达了他对于灾区百姓苦难生活的同情和对灾区人民疾苦经历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