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丝通遗问,百草斗输赢。
神印能袪恶,灵符解辟兵。
夫人閤端午帖子
相关推荐
【注释】 夫人:这里指端午节的节妇。閤:通“阖”,关闭;封闭。端午帖子:端午节的祭神文书。五丝:指五色丝线(五彩的细丝,象征五方和五行)。通遗问:传达慰问之意。百草:指草木、百药。斗:较量。输赢:胜负。神印能袪恶:神印能驱逐恶灵。灵符解辟兵:灵符能消除兵祸。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祝颂诗,作者以祝贺端午节为由,祝愿节妇平安无恙,并祈愿天下太平。 首句“夫人閤端午帖子”是说节日的妇女们紧闭门户
注释:天家的赏赐,物品丰富,光彩照人。明月裁剪出歌扇,轻霞剪裁舞衣。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的《夫人閤端午帖子》一诗的首联。首联“天家饶物采,华节有光辉”两句赞美了宫中赏赐的物品丰富多彩,且这些物品都带有节日的气息和光彩。这体现了唐代皇室对于端午节的重视,也反映了宫廷文化的独特魅力。颔联“明月裁歌扇,轻霞剪舞衣。”则描绘了宫女们用明月和轻霞来制作歌扇和舞衣的情景,形象生动,富有诗意
【注释】 夫人:指贵妇人。 閤端午帖子:即端午节的帖子。 禁苑:皇宫的园圃。 天风:指天上的风,这里借指端午节的风。 火德:五行之一,属火,这里借指端午节。 结桃实:桃子成熟时,果实上长满了黑色的种子,称为“桃实”。 榴花:石榴花。 【赏析】 这首诗写端午节,是唐玄宗开元年间的事。 首两句说,在宫中园林里度过一年的时光是多么美好啊!这一句是全诗的总纲,总领以下四句,说明节日气氛热烈。 三、四句说
【注释】 夫人:这里指妇女。閤:同“合”,收藏、保存的意思。端午:即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日,民间有赛龙舟、吃粽子的习俗。帖子,古代一种用竹片做的书签。芳际:芳华之始。榴房:指石榴花。结子初:结出果实。长年斗百草(斗:竞赛):指人们经常进行比赛。旧俗:相传屈原投江后,楚国百姓为纪念他,每年在端午节这天都举行划龙舟等活动。三闾:屈原名平,字原,号三闾大夫。屈原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
注释: 夫人閤端午帖子——在端午节那天,宫中张贴了节日的帖子。 广殿回雕辇——宽敞的殿堂里,车辇(帝王的车)缓缓地返回。 沧池漾彩舟——碧绿的池塘中,彩饰华丽的船儿轻轻荡漾。 尧心顺时令,不是重嬉游——尧帝的心意顺应着时节,不是为了享受而游玩。 赏析: 此诗描绘的是端午节的盛况。诗中的“夫人閤端午帖子”指的是宫中张贴了节日的帖子,这是庆祝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夫人閤端午帖子: - 这句描述了端午时节,宫中的夫人们正在欣赏端午节的帖子。“夫人”指的是宫中的女性官员,而“閤”在这里可能是指宫廷或官府的内室。“端午帖子”则是指端午节期间人们互相赠予的贺礼。这里的“夫人”和“閤”都是古代官职和机构的名称,而“端午帖子”则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之一,通过赠送帖子来表达节日的祝福。 2. 鱼龙曼衍夸宫戏: - “鱼龙曼衍”是一种表演艺术
【注释】夫人:指端午节;閤:同“合”,通假字,意为贴。端午帖子:指端午节的帖子。故事顺时羞角黍:指按照节气顺序摆放五谷杂粮。旧仪乘节浴兰汤:古代习俗在端午节用香料沐浴。人间:人世间。凉麦:指夏收的小麦,泛指农作物。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绅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写端午节风俗。首二句说,依照节气次序摆上五谷杂粮,按传统习俗用香水洗沐,以迎接端午佳节。后二句写人们欢庆节日,田野里庄稼丰收
【注释】: 夫人閤:夫人室,指宫中。 端午:即五月初五日端午节,民间有赛龙舟、吃粽子等习俗。 应节:应时,适应节日。 垂金缕:缀饰着金线。 天上迎祥:天上迎接吉祥之物。 捧玉卮:捧持玉制的酒器。 更奏:再次演奏。 开元羽衣曲:唐代乐曲名,相传为唐玄宗李隆基所创。 年年长愿:每年都长存美好的祝愿。 【赏析】: 此诗描写了宫中端午佳节的盛况与美好愿望。诗一开头即点明主题:“宫中应节垂金缕
【注释】 夫人:这里指贵妇人。閤(gé):同“阁”,指门楼。端午帖子:端午节的节令性帖子,用彩纸剪成各种吉祥图案,贴在门上。 【赏析】 这首《端午节帖子》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所作。此诗描绘了端午节时贵妇们的节日习俗,即用彩纸剪制各种吉祥图案贴在门上以求吉祥。 首句“彩艾相传禳故气”,彩艾,指用彩色的艾叶做成的装饰物。相传五月五日端阳节是驱鬼避邪的日子,而古人又信服阴阳五行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