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沧州景,寒光湛碧流。
有时双鲤跃,尽日采鸳浮。
绿荇千丝密,红蕖万朵稠。
琴尊约佳客,乘月泛归舟。
东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一片沧州景,寒光湛碧流。
有时双鲤跃,尽日采鸳浮。
绿荇千丝密,红蕖万朵稠。
琴尊约佳客,乘月泛归舟。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一片沧州景,寒光湛碧流。 - 沧州景:指清澈的水,可能是指池塘或河流。 - 寒光湛碧流:水面反射出寒冷的月光,显得格外清澈透明。 - "寒光":形容月光的冷冽。 - "湛":深而清的意思。 - "碧流":清澈的水流。 2. 有时双鲤跃,尽日采鸳浮。 - 双鲤跃:描述鱼儿跳跃的样子,双鲤可能是两条鲤鱼。 - 尽日采鸳浮:整日都在捕捉鸳鸯戏水的画面。 - "尽日":整天
东池 东池久不到,摇落过秋中。 万竹萧萧雨,孤荷袅袅风。 遣秋诗酒在,久客岁时穷。 唯有思乡梦,长随洛水东。 注释: 1. 东池:东边的水池。 2. 摇落:秋天树叶飘落。 3. 萧萧:形容风吹竹子的声音。 4. 袅袅:形容风吹荷叶的样子。 5. 遣秋:打发掉秋天。 6. 诗酒在:诗歌和美酒都在这里。 7. 久客:长时间在外作客。 8. 洛水:即黄河,古人常用来代指故乡。 译文:
东池 东池暮春风景妍,汩汩浅渠鸣细泉。 菖蒲绕堤青似剑,荷叶出水大如钱。 蔷薇着花方未已,杨柳飞絮任飘然。 邻翁芍药正足雨,预计开时须醉眠。 译文: 春天的东池在夕阳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美丽。浅渠里传来潺潺的流水声,像是在低语。 菖蒲沿着池岸生长,叶子翠绿如同宝剑一般,荷叶从水面上露出,形状像古钱币一样圆滚滚。 蔷薇花刚刚开放,还未结束,而柳树的飞絮随风起舞,自由自在。 隔壁的邻居正在种植芍药
东池 东边的池塘,在秋天的时候,水清如镜。水面上,清晰地映出了沙石的影子。 枯荷半倒折,风起时发出声音,犹如“摵摵”的声音。 岸边的菊花,盛开得很美,颜色鲜艳夺目。 但是芬芳的香气却无法被人所感知。只有自己默默地享受这宁静与美好。 寒蛩白日啼叫,夜晚的霜打过后,树叶呈现出红色的痕迹。 无人的田野中,竹子繁盛生长,积雨让它们生长得更加茂盛。 乌云间飞翔的大雁,是岁末的雪花,迫近了。 趁着闲暇的时光
东池 东池风物往来亲,兴在那能计酒巡。 尘外留心曾待月,壶中满眼只知春。 小诗前后题青竹,幽梦寻常访白蘋。 鸥鸟亦知今日恨,主人别得两朱轮。 译文: 东池的风物与我关系亲近,饮酒时的快乐难以计量。 在尘世之外,我也曾期待月亮的出现,而壶中只有春天的景象。 我的诗歌前后都题写在青竹上,我常常带着深深的幽梦去探访白蘋。 鸥鸟也懂得我今天的哀愁,主人别得有两辆红色的车子。 注释: 1.
【注释】: 来:来到。 吾祖:我祖父。 东池:即东篱,作者自号“东篱”,故以代指自己。 袅袅:形容微风轻轻吹动的样子。 酒旗:酒家门前插着的旗帜,用以招揽顾客。 手把梅花寄愁绝:意思是将手拿着梅花,寄托了无尽的忧愁。 【译文】: 来到寻找我祖父隐居的地方,春风拂面吹动酒旗。 手拿一枝梅花寄托着深深的忧愁,那东池依旧是旧时的那池。 【赏析】: 首句“来寻吾祖隐居处”点明诗人来访的目的
东池 梅花白雪坞,杨柳绿烟堤。野旷春偏晚,江深日又西。为寻彭泽宰,如到武陵溪。茅屋人家里,时时闻鸟啼。 注释: 1. 梅花白雪坞:指梅花盛开的地方,雪白的梅花瓣与白雪相映成趣。 2. 杨柳绿烟堤:形容柳树在春天时嫩绿色如同烟雾,轻轻覆盖在堤岸上。 3. 野旷春偏晚,江深日又西:意思是在空旷的原野中,春天来得较晚;而江水深处,太阳已经向西移动。这里的“野”、“江”都是自然景物,通过这些景物的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