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垒迢迢睥睨连,两堤横截锁苍烟。
柳丝系得春光住,画舫时时杂钓船。
次韵月湾东湖十咏两堤柳色
相关推荐
【注释】 次韵:诗篇的第二首。月湾东湖:位于杭州西湖东北,因形如弯月而得名。十咏:即《西湖十景》的序文,由苏东坡所作。两堤:指白堤、苏堤。柳色:即“柳色新”。废垒:荒废的营垒。迢迢:辽阔无垠的意思。睥睨:远视。苍烟:烟雾。系:拴住,束缚。春光:春天的景色。画舫:装饰华丽的船。时时:经常,总是。 【译文】 荒芜的营垒远远望去高高耸立,白堤和苏堤横卧着像锁住苍茫的烟雾。
【注释】 次韵月湾东湖十咏 :指《次韵李端叔月湾诗》。 两堤柳色:指西湖的苏堤和白堤(今称白沙堤、苏公堤)。 浮屠双笔仰书天:即佛寺中供奉的释迦牟尼佛像。 檐铎吟风破曙烟:即寺庙屋檐上的风铎在黎明时分随风发出悦耳的响声。 兴亡莫问劫灰年:《南史·檀道济传》载:檀道济为宋武帝刘裕手下大将,曾大破北魏军于瓜步(今江苏六合县),后被诬陷谋反,被赐死,时年四十八岁。后人有“檀郎莫问劫灰年”(檀郎
【注释】苍然:青色。五鬣:指柳树的枝叶茂密,如马鬃般纷披。东海来:指树木生长之地,在东边。直干参天:形容树枝笔直,高入云霄。不可回:形容枝干挺拔向上,无法折回。堂上不闻金石韵:指诗中有金石般的音乐节奏,但此处却无人听赏。空中时听殷晴雷:指天空中时而听到雷声,但这里却是诗人的想象。殷晴:指晴朗的天空。 【赏析】此篇应为王安石《次韵月湾东湖十咏》中的两堤柳色。全诗写景抒情并举,借物抒怀
次韵月湾东湖十咏两堤柳色 急雨高荷汞走盘,颜公一去岁如千。 天公不为游人计,端为忠臣雪怒肝。 注释:大雨倾盆而下,荷叶上的水珠滚动如汞在盘上行走,仿佛是颜真卿离开后一年的光景。雨水冲刷天空,不顾忌游人的舒适,反而是为了忠臣洗去心中的愤怒和肝火。 译文:大雨倾盆而下,高高的荷叶上滚落的水珠如同汞在盘中滚动。这是颜真卿离开后的一年,时间已经流逝了一千年之久。天空中的雨水冲刷着大地
次韵月湾东湖十咏两堤柳色 崔嵬银屋漭相围,突兀禅房水半扉。 便是金山古兰若,坐看孤鸟断云飞。 注释: 银屋:指月光下闪烁的寺庙。漭相围:形容寺庙建筑群落环绕的景象。突兀:指山势高耸、突兀挺拔的样子。禅房:佛教修行的地方。断云飞:形容孤鸟在云雾中飞翔的情景。 赏析: 这首诗是崔嵬(kù)写的,他在诗中提到了月光下的银屋和寺庙。银屋的景色非常迷人,它像一片银色的海洋,被寺庙环绕着,显得格外壮观
诗句释义 1 次韵月湾东湖十咏两堤柳色: 这是诗的开头,提到了作者在东湖的两堤边观赏柳色的情景。"次韵"指的是这首诗是在原有诗歌的基础上重新创作或续写,"月湾东湖十咏"可能是指作者对东湖水边的美景进行了一系列的描绘和赞美。"两堤柳色"则是直接描述了诗人所看到的景象:两边的堤岸上柳树的颜色(可能是绿色、黄色或其他颜色)非常美丽。 2. 后台花发映前台,红紫成林绿作堆:
老衲松根拾槁枝,石铛煮茗日舒迟。 青青亭上晴云散,正是禅僧出定时。 注释解析: - 老衲:指僧人或修行者,这里特指一个年纪较大、性格和缓的僧人;“松根”指的是他经常在寺庙附近的松树下寻找枯枝作为生活用品;“拾槁枝”即捡拾松树的枯枝。 - 石铛:一种用石头制成的锅,用于煮茶或煮水等,通常用于佛教僧侣的斋食;“煮茗”即烹茶之意,强调了僧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体现了其简朴的生活态度和修行的清心寡欲。
这首诗是苏轼对月湾东湖十景的赞美诗之一。下面是逐句释义: 袅袅垂杨映小楼,吴姬唤客酒新篘。 这句诗描绘了一座小楼在垂柳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美丽,一位名叫吴姬的女子正在招呼客人,他们一起享受着美酒和新菜。这里的“袅袅”形容垂柳轻轻摇曳的样子,而“映小楼”则描绘了垂柳与小楼相互映衬的景色。接着,“唤客酒新篘”,指的是吴姬正在招待客人喝酒,而“新篘”则是指酒是新酿制的。 倚檐高揭青帘处,认取墙东最上头
【注解】 次韵:即和诗。月湾东湖十咏:指作者在月湾东湖畔所作之《东湖十咏》中的十首诗。两堤柳色:指东湖两堤上杨柳的景色,因杨柳有垂丝之意,故有此称。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 “梅花三叠暮云横”,起句点题,说明本诗是写月湾东湖的景色。梅花三叠,是指古诗中一种声调,如王维《相思》中的“红豆生南国”一句,就用了这种声调。而这里的“三叠”则暗喻梅花的香气。暮云横,是说夕阳西坠,晚霞映照在天上
诗句:废垒迢迢睥睨连,两堤横截锁苍烟。 译文:远处的废弃堡垒连绵起伏,两堤横卧着,将周围的烟雾全部锁住。 注释:迢迢:形容距离远的样子。睥睨:斜着眼睛看。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东湖的自然景色和人文环境,展现了宋末元初时期的历史变迁和个人情感。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描写手法,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既有历史感又有生活气息的诗境之中。通过对废垒、两堤等景物的描述,诗人不仅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