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止高风早赋归,晚生自恨不同时。
公如岭上孤松秀,我亦松间百尺丝。
和临湘奉议孙敷山归田十咏
相关推荐
徐经孙所作《和临湘奉议孙敷山归田十咏•仰止高风早赋归》,是一首七言绝句。诗句“仰止高风早赋归,晚生自恨不同时”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格的敬仰以及对自身未能及时追随的惋惜之情。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 第一句中的“仰止高风”指的是崇高的品质或风范。这里的“高风”可能指某种理想主义或道德标准,而“仰止”则意味着仰望并追求这种品质。接着,“早赋归”暗示了诗人对于归隐生活的渴望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名篇名句的理解能力。名篇名句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逐句”,然后依据要求逐句解读诗句内容。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和意义。 本诗第一句“尚记千官拱帝尧”中的“帝尧”指的是尧帝,即唐高宗李治
诗句输出: 仰止高风早赋归,晚生自恨不同时。 公如岭上孤松秀,我亦松间百尺丝。 译文输出: 仰止高风早赋归,晚生自恨不同时。 公如岭上孤松秀,我亦松间百尺丝。 注释解释: 仰止高风早赋归,晚生自恨不同时。这句话中的“仰止”指的是仰望而止,意味着对高尚德行的追求和向往。这里的“早赋归”表示早早地辞职归隐,表达了作者对于官场生活无法满足自己的理想而产生的无奈和遗憾。“公如岭上孤松秀”
【注释】:咸淳天子怜臣老,紫殿清华极邃情。 咸淳皇帝怜惜我年老,紫殿中景色清丽,十分幽静。 赋禄玉隆真昼锦,有时听得步虚声。 赐给我俸禄,使我感到像白天穿着锦绣一样,有时还可以听到仙乐的声音。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言志诗。诗人在《自序》中写到:“余以老病,乞致仕归田,奉议官孙敷山为予作歌十章,其辞甚佳。”这首诗就是孙敷山所作。 “咸淳天子”句:咸淳皇帝,南宋理宗的年号(公元1265~1274)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及语言的能力。解答时,要读懂全诗的内容,根据诗句的意思和表达的思想感情来赏析。此题要求考生分析“九重忧责讵能分”“累疏丐归今得请”这两句话的含意,并指出其作用。“九重忧责讵能分”“累疏丐归今得请”一句是说,国家有重大忧愁责任,自己怎能分担?多次上疏请求归田,现在终于得到了批准。“九重”指朝廷(皇宫),这里指皇帝。“九重忧责”即指国家的重大忧愁责任
以下是对徐经孙《和临湘奉议孙敷山归田十咏》的逐句翻译、赏析以及关键词注释: 诗句翻译及注释 1. 北窗自有来薰处,长夏何妨一枕高。 - “北窗”指的是位于家中的北方向窗户,“来薰”指从窗外吹进的新鲜空气,“长夏”指的是夏季,“一枕高”则形容睡眠舒适。此句表达出室内空间的宁静与舒适,即使在夏天,也能享受到自然的清新。 2. 竹薄未能遮照遍,西风我欲障葡萄。 -
活水一溪像玉一样晶莹清澈,群山四围如螺旋般层层叠叠。 在这自然美景中自得其乐归隐田园,莫要等到了年老时才后悔当初没有回去! 注释: 1. 活水一溪如玉莹:活水一溪像玉石一样晶莹剔透。活水指的是流动的水,这里指的是小溪,活水指清澈见底的溪水。一溪即一条小溪。 2. 好山四面似螺堆:四周环抱着的群山如同堆积起来的螺壳。这里的“好山”,是指美丽的山川;“四面”,是指四面八方
【注释】 家有园池幸未荒:家中的园林池塘(园池)没有荒废,幸喜还保持着完好。 客来有酒或传觞:客人来了有美酒就给客人倒一杯。 秋宵玩月冬观雪:秋天在月光下赏景,冬天在雪景中欣赏。 春日寻芳夏纳凉:春天寻找芬芳的花草,夏天找个阴凉地方消暑。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主人与客人之间闲适愉快的交往情景。前两句写园池之盛,后两句写客人之欢,四句诗,从时间、空间两方面表现主人与朋友的亲密无间
注释: 1. 人心易溺谁能拯,世道如澜孰与回。 译文:人心容易陷入沉沦,谁能拯救?世界动荡,谁来挽回? 2. 赖有圣贤遗训在,好怀每为古书开。 译文:幸好有圣贤遗留的教诲,每当心情郁闷时,就会翻开古书来解闷。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心易染、世道动荡的忧虑和无奈。他感叹人心容易陷入沉沦,无法自救。同时,他也意识到只有依靠圣贤的遗训,才能在困难时刻找到安慰。诗中还表现出诗人对古书的热爱
注释: 早睡晚起,身心自在,白发渐生。 和了十首诗,赊下七字,在太平时代效仿陶渊明。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生活状态的描述,通过写自己的悠闲自在、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表达出作者对太平时代的向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淡然态度,无论生活如何,都能坦然面对,享受生活的乐趣。整首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充满了生活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