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勤已蜕老欧仙,物逐人非井便乾。
不是坡翁重到此,此泉安得到今寒。
六一泉
相关推荐
诗句: 惠勤已蜕老欧仙,物逐人非井便乾。 不是坡翁重到此,此泉安得到今寒。 译文: 在古老的寺庙中,慧勤和尚已经去世,他的徒弟们为他修建了一座半壁亭。这个半壁亭上刻着欧阳修和惠勤的肖像,以纪念他们的友谊。然而,欧阳修并没有亲自到过杭州,为什么“六一居士足迹不到,千古人呼六一泉”呢?其实,“六一泉”命名和形成皆源于苏轼。而这个故事中,除了苏轼和欧阳修,还有一位神秘主角——惠勤。他曾经是杭州的僧人
【解析】 “六一泉”:六一泉是杭州西湖孤山北面的一处泉水,相传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居此。 “一别孤山十八年,重来忍见讲堂泉”:白居易在杭州时,与友人游孤山,常到孤山东面的六一亭饮茶、谈心。他写了《六一泉诗》,并作《六一泉铭》:“吾爱其泉,清冽甘美。”白居易去世后,他的好友元稹来到孤山,见到白居易写的《六一泉铭》,感慨地说:“公之铭文,非但言泉也,实言公也。……今人不读公铭,而徒知有石铭。”可见
这首诗是苏轼的《六一泉》,描述了作者在观赏六一泉时,联想到了六一翁,以及他在山中的乐趣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下是逐句释义: 1. 不见六一翁,但见六一泉。(未见其人,唯见其泉) - 注释:这里表达了作者虽然未见六一翁(即六一先生,苏轼的号),但只看到了六一泉水。 2. 得泉以思翁,昔僧何其贤。(因泉而想起六一翁,那位僧人非常贤明) - 注释:通过观赏六一泉水,作者想起了六一翁
注释:欧子在孤山原上,未曾到访过,但泉水的名字却是“六一”,这大概是为了表达对贤人的怀念吧。勤师已经化成了坡仙老,他的精神品质将会被世人所传颂。 赏析:诗人以泉水命名来表达对贤人的怀念之情,这是非常感人的。他通过泉水这个意象,将贤人的精神品质传递给了后世,使后人能够永远记住这位贤人。这种表达方式既简洁又富有诗意,令人印象深刻
【注释】 六一泉:指欧阳修所筑的醉翁亭。 醉翁去已久,废寺泉流圃。 醉翁:指欧阳修,字永叔,谥号文忠,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他喜爱山水,曾筑亭于滁州城东门外的山麓,名“醉翁亭”。 废寺:指废弃的寺庙。 圃:花园。 朝来春雨深,照见山鸡舞。 朝来:早晨。 春雨:春天降下的雨。 山鸡:一种野鸡。 舞:指鸟在花间飞起落下,好像在跳舞一样。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小诗
【诗句注释】 六一泉:即杭州西湖的一处名泉。 欧公晚思颍,颍上有底好:指北宋文学家苏轼晚年思念颍州(今安徽阜阳)的美景好景。 纵复有西湖,小巫安足道:即使再有西湖,也比不上颍州的好。 岂如武林西,烟水清浩淼:哪里比得上武林西面的山水,景色清幽渺远。 孤山峙中央,疑割蓬莱岛:孤山耸立在西湖中心,宛如从仙境割裂而出的蓬莱岛。 惜哉六一翁,屐齿竟未到:可惜啊,苏东坡这样的才子
孤山侧畔石泓深,泉以人传可用斟。 东坡遗踪寻六一,即今坡老更谁寻。 注释:在杭州的孤山南麓,有座泉水清澈、环境幽静的泉池,它被称为“六一泉”。苏轼曾因欧阳修而命名这个泉水。苏轼与好友欧阳修的友谊和共同品茗论文的美好时光,成为了他怀念之情的寄托。如今虽然欧阳修和惠勤都已逝去,但苏轼对这两位朋友的思念之情仍然深厚。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两位文学巨匠——苏轼和欧阳修的深切怀念和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