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木号风抱不平,百年忠义日争明。
坟前人马空存石,何似当时听用兵。
岳鄂王墓
相关推荐
【注释】 ①岳鄂王:岳飞,南宋名将。墓:坟墓。②号风抱不平:树木被风吹得发出悲鸣之声。③争明:争相显耀。④听用兵:任人作战。⑤何似:哪里比得上。⑥空存:徒然地存在。⑦何似:哪里比得上。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诗的首句“古木号风抱不平”写古松因悲鸣而抱不平,这是诗人的想象之词,暗含对当时朝廷中奸臣当道、忠良遭难的愤懑不平之意。次句“百年忠义日争明”则直接点出“岳鄂王墓”
诗句解析: 1. "将军魂梦绕旌旃": 描述了将军在梦中依然被旗帜所包围,形象地表达了他对战场的回忆和怀念。 2. "偃月谋成尚忍言": 指使用偃月刀的战术成功之后,仍然不忍心谈论这些策略,可能因为其残酷或复杂性。 3. "一旦风波谁左袒": 指的是在政治风波中,谁能支持哪一方。 4. "八陵荆棘自中原": 表示中原地区因战乱而荒凉,到处都是荆棘丛生的景象。 5. "更无雁带边头信":
岳鄂王墓 前相汪黄后相秦,力图恢复竟何人。 朱仙路近旌旗晚,古汴城高草木春。 江月照空埋剑狱,胡沙遮断属车尘。 栖霞岭下将军冢,夜夜悲风起石麟。 注释解释: 1. 岳鄂王墓: 指的是岳飞的墓地。 2. 前相汪黄后相秦: 指的是南宋时期,先后执政的汪澈和秦桧。 3. 力图恢复: 努力恢复国家领土完整。 4. 朱仙路近旌旗晚: 形容战争结束,胜利者的荣耀逐渐消失,战旗渐渐远去。 5. 古汴城高草木春
岳鄂王墓 草离离秋日石兽危 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 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 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 注释: - 《岳鄂王墓》是元代诗人赵孟頫创作的一首怀古诗,表达了对岳飞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对南宋亡国的悲愤。 - 这首诗以岳坟的荒凉景象起兴,通过描写南宋抗金英雄岳飞的墓地,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感慨。 - “南渡君臣轻社稷”指的是南宋统治集团在北方沦陷后,选择南渡
这首诗出自南宋诗人岳鄂王的《岳鄂王墓》。诗中通过描绘岳鄂王的墓地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岳飞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其壮烈牺牲的惋惜之情。 岳鄂王即南宋抗金名将岳飞(1103-1142),他以忠诚和勇敢著称,曾率领宋军在战场上大败金兵,为国家赢得了荣誉。然而,最终因朝廷奸臣的陷害而被害身亡。他的墓地位于今天的湖南岳阳市。 以下是诗句及译文: 1. 族已北辕去,鼎犹南渡移。 注释:家族的人已经向北驾车离去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赏析能力。解答此题时,要求结合全诗内容分析,从思想情感、手法特点、诗句含义等方面作答。 本题要求赏析“岳鄂王墓”的意境。“桧柏森森武穆祠”,以“桧柏”起笔,点染出武庙的肃穆和庄重。“游人感慨读遗碑”,点明了这是一处纪念岳飞的祠堂,游人在此凭吊,自然会生出感慨之情,而“遗碑”正是人们缅怀的对象。“却怜太乙还车泪,不见朱仙痛哭时”,化用《史记.留侯世家》中张良的故事
岳鄂王墓 一片伤心地,精忠气郁盘。 风波诛大将,社稷痛偏安。 华表撑天立,灵旗照水寒。 无劳铸奸党,恐使发冲冠。 注释: 岳鄂王墓:指岳飞的墓。岳飞是南宋抗金名将,被秦桧等人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 精忠气郁盘:形容岳飞的忠诚和愤怒之气如山般厚重。 风波诛大将:指岳飞在风波亭处决了主和派的重要将领张俊等三人的历史事件。 社稷痛偏安:指南宋国力衰弱,国土不能保,百姓生活在战乱之中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