桧柏森森武穆祠,游人感慨读遗碑。
却怜太乙还车泪,不见朱仙痛哭时。
林壑秋风嘶石马,河山阴雨见旌旗。
北枝万树应回首,南望冬青更可悲。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赏析能力。解答此题时,要求结合全诗内容分析,从思想情感、手法特点、诗句含义等方面作答。
本题要求赏析“岳鄂王墓”的意境。“桧柏森森武穆祠”,以“桧柏”起笔,点染出武庙的肃穆和庄重。“游人感慨读遗碑”,点明了这是一处纪念岳飞的祠堂,游人在此凭吊,自然会生出感慨之情,而“遗碑”正是人们缅怀的对象。“却怜太乙还车泪,不见朱仙痛哭时”,化用《史记.留侯世家》中张良的故事,意谓在太乙祠中看到当年项羽兵败后,乌江畔慷慨悲吟的虞姬;在朱仙镇看到当年岳飞被害时,百姓悲痛欲绝的场面。“太乙还车泪”“朱仙痛哭时”是后人凭吊之泪,也正因如此,后人便有“楚囚系燕颔,吴宫哭楚魂”之慨。这两句是说:在太乙祠内看见当年的虞姬和朱仙,想到自己也是亡国的俘虏,不禁流下眼泪,想起岳飞被害时百姓痛哭的情景,更是令人悲愤。“林壑秋风嘶石马,河山阴雨见旌旗。”这两句描写了武庙的周围环境。秋风萧瑟,吹动树林中的树叶沙沙作响;阴雨绵绵,河水波涛汹涌。这两句写出了武庙四周的环境是凄凉的。“北枝万树应回首,南望冬青更可悲。”“北枝”代指北方,即宋国,“冬青”是宋国的一种特产。这两句意思是:我站在武庙前,遥想那北方的宋国,不禁黯然神伤,更加觉得悲伤。“南望冬青更可悲”的意思是:向南面望去,又看到生长着冬青树的地方,心中不禁更加感到悲哀。“南望冬青”是说宋国已经沦陷,但作者仍然念念不忘宋国。
这首诗通过描绘武庙内外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个人身世之感。首联点题并总领全诗,颔联写游人凭吊之景,颈联写武庙周围环境之景,尾联抒发个人情怀。
【答案】
译文:
岳鄂王墓前,桧柏森森,武穆祠巍然矗立。游人凭吊,不禁感慨万千,凭吊岳飞的遗碑。却可怜太乙祠内,当年项羽兵败自刎时
,虞姬的泪水洒满大地。又可惜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被元军攻破时,岳飞被害,百姓恸哭失声。武庙周围秋风萧瑟、阴雨霏霏。
赏析:
《岳鄂王墓》是南宋诗人陆游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的前四句写武穆祠的环境和凭吊者的感受。“桧柏森森”、“游人感慨”、“遗碑”等字眼烘托出武穆祠肃杀之气。“太乙”句和“朱仙”句则分别化用《史记.留侯世家》中张良的故事和杜甫的名句,表达了作者对当年项羽兵败后虞姬的流泪和岳飞被害时百姓恸哭的情感。“林壑”两句写武庙周围的环境。“北枝”两句写武庙北边的风景。“南望冬青”一句,借指宋国。“应回首”和“更可悲”二句,既写景,又抒情,流露出作者对国家的忧虑以及个人身世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