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卧荒村绝点尘,疏钟敲月梦中闻。
山僧早起知何事,当户烧香礼白云。
山房
相关推荐
山房 清卧荒村绝点尘,疏钟敲月梦中闻。 山僧早起知何事,当户烧香礼白云。 注释: 清卧荒村绝点尘:清闲地躺在荒村中,远离红尘俗世的纷扰。 疏钟敲月梦中闻:在梦中听到远处寺庙传来的钟声。 山僧早起知何事:山中的和尚早早起来,心中究竟在想些什么? 当户烧香礼白云:面对着寺庙的门口,点燃香火,对白云表示敬意。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林生活画面。诗人选择了一个清静、荒村的环境
山房 轩窗四面开,风送海云来。一阵催花雨,数声惊蛰雷。 注释: - 山房:即山中小屋或别墅。 - 轩窗:指有窗子的房屋。四面开:四周都有窗户。 - 风送海云来:风吹动海中的云彩飘来。 - 催花雨:春天的雨,像在催促花朵开放一样。 - 惊蛰雷:春天的雷声,像是在惊醒蛰伏的动物。 译文: 山中的小房子 四面都开着窗户,风吹来海中的云彩飘来。 一阵春雨催开了鲜花,几声雷声惊醒了蛰伏的动物。
【注释】 山房:指作者居住的地方。合题诗:即和诗,与别人相和的诗。 陋学:学识浅薄。 勤何益:勤奋有什么用? 悔可追:懊悔可以挽回吗? 布衾(qīn):用布做的被子。新絮(xù):新絮,即新棉花,用新棉花缝成的被褥。暖:温暖。 惟与睡相宜:只适合和睡觉时用。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病中独处山房时的心情。首联“何处合题诗?山房病起时”点出了自己独处山房,生病在家的处境,也暗示着自己心境的寂寞
【注释】 扰扰:忙碌。几度:多次。茅茨:草屋。身游:指在世。诗到:作诗写到。丹顶:鹤的头顶是红色的,这里指鹤初来时。稚松亲种:指松树是亲自栽种的。虬枝:指松枝弯曲盘旋的样子。朱铅:指化妆用的胭脂。 【赏析】 此诗为诗人晚年所作。作者一生仕途坎坷,屡遭贬谪,但始终未与世俗同流合污,保持自己清高的气节,故有“诗到令人不爱时”之语。全诗写景抒情相结合,以景寓情,情中见景,意境高远,语言清新自然
山房 四纪移家剡曲傍,自茨生草作山房。 寒侵夜艾知霜重,行遍天涯觉梦长。 戒婢无劳事钗泽,课奴相率补陂塘。 无衣已免豳人叹,数箔春蚕岁有常。 注释: 1. 四纪移家:四代人迁移到这个地方。 2. 自茨生草:自建的茅屋周围生长着野草。 3. 寒侵夜艾:寒气侵袭到了夜间的艾草。 4. 知霜重:知道霜降了,天气变冷了。 5. 行遍天涯:走遍了天下。 6. 戒婢无劳:告诫婢女不要做无用的事情。 7.
山房 柴门不掩俗人稀,成就山房一段奇。 木叶最宜新雨后,鸟声更胜暮春时。 家赀屡罄缘耽酒,宿习犹存为爱诗。 别有一条差自慰,术苗芎茁正离离。 注释: 1. 山房:指隐逸山林的居所。柴门不掩:指山房的门户未加遮掩,表明主人与世无争的心境。俗人稀:指世俗之人很少。成就:指山房的建成。一段奇:指山房的独特之处。 2. 木叶最宜新雨后:指木叶在雨水之后显得更加翠绿。新雨后:指刚下过的新雨。 3.
【注释】 山房:诗人在山中建造的房屋。 鞠榛埃:荒芜,草木不生。 三径:指三条小路。 何用诛茅卜邻并:何必要杀牛来开垦土地呢?“卜邻”原指买地造屋时先占卜选择邻里,此处借指择地而居。 好风良月便应来:好的风和明亮的月光自然会到来。 赏析: 首句写自己久居荒城、心烦意乱之状,二句写新近筑室山间,自得其乐之态,三四句写新居落成后所期待的景色。前两句写山房,后两句写新居,全诗结构严密,一气呵成
注释:山房的小路清扫了苍苔,石阶拂去尘埃。今日特意为你打开山房。请你千万留在这里,不要催着杜宇赶快飞回去,我要在这里高歌一曲再离去。 赏析:这首诗以山房主人的口吻,描绘了自己与友人欢聚的情景。诗的前两句写环境的幽静、清雅;后两句写对朋友的挽留之情。全诗意境清新,格调高雅
【注释】 山房:山间的屋子。南薰:南风,温暖的气息。造物:自然万物。恩:恩惠。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清静幽雅的山居生活。首联写山居环境之优美,颔联抒发诗人感慨天地生灵的造化之功,颈联赞美自然气息的美好,尾联表达了对美好自然的欣赏。 全诗语言简练,意境高远,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山房 竹树转深径,茶山给孤园。 禅流打包去,旧日单寮存。 堂堂十八公,不知几寒温。 其谁晤对汝,冷落依颓垣。 有客占作室,此公正当轩。 风声落天半,似与幽人言。 已矣复焉往,佳哉略无喧。 在昔公择父,实惟谪仙孙。 读书庐山中,仰视五老尊。 头白不归来,高议排金门。 吾敢效前辈,分应守丘樊。 何忧蕙帐缺,怅望鹤与猿。 注释: - 诗题中的“山房”指作者的住所或居所。 - 竹林
【诗句释义】 1. 冉冉(rǎn)云生石,柴扉半掩深。 冉冉:渐渐、缓慢的样子。指云彩缓缓地从山石间升起。柴扉:木制的门。这里指山房的木门。 2. 馀春归草意,负葵心。 余春:残余的春天。指春天即将结束,草木开始枯黄。负:背负。葵:即向日葵,这里泛指植物。心:心情,这里指草木的心情。 3. 老去忽自笑,兴来时独斟。 老去:年龄增长,年老体衰。忽自笑:忽然之间自己嘲笑自己。兴来:兴致来了。时:时常
山房 山房孟冬月,独坐对残缸。 侍者嫌贫去,诗魔以静降。 霜威寒透衲,月色碎穿窗。 万法皆非侣,令人忆老庞。 译文: 山房中,孟冬季节的月亮,我独自坐着,面对着破碎的陶罐。 侍者因我贫穷而离去,但我的诗魔却因为我的安静而降临。 霜气穿透了僧袍,月光穿过窗户,洒在地面上。 所有的事物都与我无关,令我不禁想起那位古老的僧人。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诗人独自坐在山房中,面对残缸的情景
【赏析】 此诗作于淳熙八年(1189)春,是诗人退居上饶山房后的第三年。诗人在山中过着恬适的生活,但内心却时时为国事担忧。他虽身处山中,但心系朝廷,忧时悯世的情怀依然萦绕胸中。因此,他在闲适中仍不忘忧国忧民。 “冷云堆里散人家”,开篇即写山居景色,冷云如棉絮堆积,家家散处其中。这里以景起兴,寓情于景,表达了对时局动荡不安的忧虑之情。 “鹿帻羊裘不衣麻”,继续描绘山居生活。诗人用典入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