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云堆里散人家,鹿帻羊裘不衣麻。
门外树身无岁月,山中人语带烟霞。
云侵坏衲长生菌,风断游丝半度花。
采蕺林深人不见,连筒引水自煎茶。
【赏析】
此诗作于淳熙八年(1189)春,是诗人退居上饶山房后的第三年。诗人在山中过着恬适的生活,但内心却时时为国事担忧。他虽身处山中,但心系朝廷,忧时悯世的情怀依然萦绕胸中。因此,他在闲适中仍不忘忧国忧民。
“冷云堆里散人家”,开篇即写山居景色,冷云如棉絮堆积,家家散处其中。这里以景起兴,寓情于景,表达了对时局动荡不安的忧虑之情。
“鹿帻羊裘不衣麻”,继续描绘山居生活。诗人用典入诗,点出了自己的身世遭遇:自己像隐士一样隐居山林,身穿鹿皮和羊皮制成的头巾,身上披着羊皮和鹿皮制成的外衣,而没有穿麻布的衣服。这里的“鹿”“羊”都是指隐者之服。这两句诗既写出了作者的清高脱俗,又暗含了他对时政的关注,表达了他对国家政治局势的关切,以及对自己处境的无奈。
“门外树身无岁月”一句,诗人通过写门前树木的苍老,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这里的“木”与前句的“鹿”“羊”都是指隐者之服。这两句诗既写出了作者的清高脱俗,又暗含了他对时政的关注,表达了他对国家政治局势的关切,以及对自己处境的无奈。
“山中人语带烟霞”一句,继续描绘山居生活。这里的“山中人语”是指山中人的谈话。诗人通过写山中的谈话,表达了他对时局的看法,以及对国家政治局势的关切。
“云侵坏衲长生菌”一句,诗人通过对“长生菌”的描绘,表达了他对时局的看法。这里的“长生菌”是指一种珍稀的药材。诗人通过写长生菌被云雾侵袭,形象地描绘了国家的动荡不安。
“风断游丝半度花”一句,继续描绘山居生活。这里的“风断游丝”是指风吹断了游丝,使它们飘散在空中。诗人通过写游丝的飘散,表达了对时局的担忧。
“采蕺林深人不见”一句,诗人继续描绘山居生活。这里的“采蕺”是指采摘山中的一种草药。诗人通过写采摘山中草药的人看不见,形象地描绘了国家政治局势的不稳定。
“连筒引水自煎茶”一句,诗人通过写自己引水煎茶,表达了对时局的看法。这里的“连筒”是指一个连接着水瓶的竹筒。诗人通过写自己引水煎茶,表达了他对时局的看法,以及对国家政治局势的关切。
整首诗通过对山居生活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忧国忧民之情。诗人虽然隐居山林,但心系朝廷,时刻关注着国家的前途命运。这种忧国忧民的精神,正是这首诗所要表达的主旨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