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从丹湖来,奔流朝北极。
双桥跨长虹,千艘济民食。
日华动清晓,岸柳摇行色。
文王未出猎,垂竿人莫识。
追和李太白姑熟十咏姑熟溪
相关推荐
诗句原文为: 追和李太白姑熟十咏姑熟溪 源从丹湖来,奔流朝北极。 双桥跨长虹,千艘济民食。 日华动清晓,岸柳摇行色。 文王未出猎,垂竿人莫识。 译文: 姑孰溪的水源来自丹湖,它奔腾向前,直奔北极星。双桥跨越着彩虹般的桥梁,无数船只在河中往来,运送着食物供应给百姓。清晨阳光洒向大地,岸边的柳树随风轻摆,映照着行者的身影。然而,当周文王还未出门打猎时,钓鱼的人却无法认出他。 赏析:
【注释】 1.姑熟溪:姑熟江流经姑熟县,姑熟是唐朝时的一个县级行政区。姑熟溪即指姑熟江上的一段。姑熟江在今安徽省宣城市。姑熟溪两岸多有楼台亭阁,风景如画;又有“姑熟十咏”等诗作描绘此地风光。此诗即是追和李太白的《姑熟十咏》中的一首。 2.微风止:微风轻轻吹拂着湖面的波澜,水波不兴,风也止息了。 3.菱歌:用菱角做船桨的歌,泛舟水上的歌声。 4.雪阵:雪花密集,像战阵一样飞起。 5.荷香
这首诗是追和李太白的《姑熟十咏》。诗中描绘了姑熟溪边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沧桑的感慨。下面是逐句释义: 山腰存废址,昔是玄晖宅。 注释:山腰处还留有废弃的遗址,那是从前玄晖的住宅。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比,突出了历史的变迁和人事的无常,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之情。 林藏幽鸟声,月弄野棠白。 注释:树林里隐藏着鸟儿的叫声,月光下野棠树显得格外洁白。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
【注释】高台:指姑熟城上,姑熟为唐时吴郡县治所,今江苏苏州市西南。千寻:一千丈,极言其高。胜景供远目:指姑熟的美景远望尽收眼底。云烟护城郭:指姑熟城外有云雾缭绕,如护城河。吴楚:泛指江南一带的吴越之地,即今江苏、浙江一带。川陆:指江河平原地带。雌凤叫空竹:指凤凰在空竹林中啼鸣。鬼火:指古代传说中的鬼火,这里代指古迹遗址。残碑:指被破坏的古碑。精灵:指鬼魅精怪。
《追和李太白姑熟十咏姑熟溪》 环营凿九井,井深泉不竭。 旧甃缺琼瑶,新苔荒岁月。 重吟太白题,兴自柏公发。 我欲唤常娥,团圆伴澄澈。 注释: 1. 环营凿九井:在姑熟(今安徽宣州)周围挖了九口井。 2. 井深泉不竭:这九口井很深,泉水却源源不断。 3. 旧甃缺琼瑶:指古时的井壁已经破损,只剩下像玉一样的碎片。 4. 新苔荒岁月:新长的苔藓覆盖了井口,仿佛已经过去了很多年。 5. 重吟太白题
【注释】琅玕:美玉。攒根绕苍岛,指碧绿的树根环绕着青山。浓阴不透日,指浓密的树荫遮蔽了阳光。密幄得春早,指茂密的树丛里春天来得早。笙随缑氏仙,指笙乐伴随着成仙的人。钓入磻溪好,指垂钓进入磻溪是好景。化龙蛇,指化为蛟龙或蛇。雪霜保,指经受雪霜的考验。 【赏析】《姑熟十咏》为李太白在开元十三年(725年)至十四年(726年)间漫游姑孰时所作。这首诗描写姑孰溪边风景之美及诗人对美好自然景色的热爱之情
【注释】 ①姑熟:地名,在今安徽当涂县东北。十咏:指李白《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其一)》诗中的“秋浦猿夜愁,黄山堪白头;清溪非陇水,翻作断肠流。” ②化石:指姑熟溪中的石头。③君:这里指诗人自己。④秋鬓:指秋天的白发。⑤薛萝:薜荔和萝藦的合称,一种蔓生植物,可制为衣。⑥旅雁:指候鸟,春天迁徙到南方去,秋天又回到北方来。⑦悲咽:悲叹的声音。⑧行客:过路的人。⑨芳心:美好的心灵。⑩休歇:停止。
【注释】 姑熟:即安徽当涂县,今属马鞍山市。姑熟溪:姑熟境内的溪流。 雷怒安可向:雷声如怒,水势汹涌,怎能安然面对? 鲸鲵互喷浪:巨鱼相互喷溅浪花。鲸鲵:大鱼。《史记·秦始皇本纪》:“东海上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又《淮南子·览冥训》:“鲸鱏出水,两两相搏而浮。”互喷浪:相互喷涌波浪。 朱衣叱犀火:穿着红色官服的官员指挥着犀牛般的士兵,他们挥舞着火把。朱衣、犀火
【注释】姑熟,即姑苏(今江苏苏州),是李太白曾游过的名胜地。金阙,指天宫。灵墟,神仙的居处。黄鹤去,传说有黄鹤楼在姑苏城西,李白曾有诗:“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炼丹处,相传晋朝葛洪曾在姑熟县东南的姑熟山修炼道术,后来人们称其修炼之处为“炼丹台”。尘寰,人间。光阴,指时间。 【赏析】这是一首和韵诗。诗人追慕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才华,于是仿效李白的格调,作诗一首,以寄托自己的抱负
这首诗是作者追和李太白的《姑熟十咏》中的一首,描绘了姑熟溪的美丽景色。下面是逐句释义: 1. 巨灵擘苍山,势分金阙对: 注释:巨大的神灵力量撕裂了苍山,将山峰一分为二,仿佛要将天宫与人间分开。 赏析:这句诗通过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姑熟溪两岸的壮丽景色,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宏伟。 2. 月引晓岚交,江翻寒影碎: 注释:月亮引导着清晨的雾气交织在一起,江水在寒冷中泛起层层波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