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境纷纷俗累增,故寻幽径访南能。
湖波浩渺无穷绿,寺屋高低不计层。
诗老新吟工恼客,使君馀暇得陪僧。
棋中得失何时了,一局输赢未可凭。
湖心亭
相关推荐
诗句解释与注释: 1. 尘境纷纷俗累增,故寻幽径访南能。 - 注释: 世间纷扰不断,世俗的忧虑逐渐增多。所以寻找一条僻静的小道,去访问那位名叫南能的人。 - 赏析: 诗中表达了诗人厌倦了尘世的喧嚣和烦恼,想要寻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来放松心情的愿望。 2. 湖波浩渺无穷绿,寺屋高低不计层。 - 注释: 湖水浩瀚无垠,呈现出无尽的绿色;寺庙的建筑高低错落,不计其数。 - 赏析:
诗句解析: 1. 湖心亭:描绘了一处位于湖中央的亭台。 2. 湖波潋滟漾晴晖,舣䑲中流挹翠微:湖面波光粼粼,映射着晴朗的阳光,船只在湖中央停泊,可以欣赏到水中的景色。 3. 荷芰香浓薰客座,鸥凫浪暖狎渔矶:荷花和菱角散发着浓郁的香气,使客人的座位被香味覆盖;游鸟和野鸭在水中嬉戏,使得渔夫的鱼饵变得温暖,易于捕捉。 4. 筵前采色分曹卜,花下瑶觞隔席飞:在宴席上,色彩缤纷的食物被分配给不同的队伍
湖心亭 赏析诗意景观与文化价值 1. 莫釐下瞰湖波水,周垣忽向湖心起。 - 诗句解读:描绘了诗人从高处俯瞰湖面的景象,湖水波光粼粼,堤岸突然指向湖心。 - 关键词注释:莫釐(指西湖),湖波水,周垣(堤岸),湖心起。 - 诗句赏析:这句诗通过对湖面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湖心的静谧与深邃。 2. 茫然万顷银涛中,幻出楼台信奇伟。 - 诗句解读:在广阔的湖面上,无数银色的波浪交织在一起
湖心亭 亭开缘近郭,日日足招寻。 人起随波兴,湖生避世心。 秋蛇蟠处满,春燕坐来深。 借问林和靖,邻居耐赏音。 注释: 亭: 指湖心亭。 缘近郭: 靠近城郭。 日日足招寻: 每天都有足够的时间去欣赏。 人起随波兴: 人们随着波浪起伏而产生兴趣。 湖生避世心: 湖中生长着避世隐居的人的心。 秋蛇蟠处满: 秋天的蛇盘踞在满是落叶的地方。 春燕坐来深: 春天的燕子飞来停在深深的树荫下。 林和靖:
【诗句释义】 1. 秀映浮孤屿:湖中的小岛,在水面上显得格外的秀丽。 2. 飞愁风落之:风吹起,带走了忧愁。 3. 水晴磨瓦色:晴天的湖水照在屋顶上,把屋顶照得如同新涂的颜色一样。 4. 天卷出吟髭:天空好像被卷起的纸张,露出人的眉毛和胡须。 5. 环窜鱼鳅影:鱼在水里游动,留下影子。 6. 投迷乌鹊枝:乌鸦在树枝上停留,迷失方向。 7. 千山笑招手:远处的山仿佛在向我们招手。 8. 船放日斜时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解答此题时,要通过逐联分析来体会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地分震泽万之一”一句是说湖心亭位于湖中的位置,“震泽”是古地名,“湖心亭”是新名。“震泽”“西湖”两处都写到了地理位置,所以用“分”字来表达二者的关系。“偶不奇”,意为并不稀奇,用词巧妙。第二句是说湖心亭的位置很普通,没有什么值得惊奇的地方。“堤上目游意已足”这句写在湖边散步的情调。“堤”是长堤
【湖心亭】 白洋汇处渚宫筑,水色天光有若无。 已自赏心兼悦目,取名何必又西湖。 注释:在白洋汇聚的地方建造了洲渚宫,水色和天空的光华好像若有若无。已经自得其乐于欣赏美景,为什么还要取名叫西湖呢?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湖心亭的壮丽景色。诗人首先描述了亭子的位置和周围环境,然后表达了自己对湖心亭的喜爱之情。他认为湖心亭本身就是一个美丽的景点,无需再命名
湖心亭 耸立如云居浮如航,蓬莱宫阙水中央。 东西南北望无尽,春夏秋冬景异常。 是镜何曾藉揩拭,非蟾而觉发辉光。 拟教庄叟斯焉对,得意于言可易忘。 【注释】 1. 耸似云居浮似航:形容湖心亭高耸入云,像漂浮在水面上的船只。 2. 蓬莱宫阙水中央:比喻湖心亭位于湖水之中,如同仙境。 3. 东西南北望无尽:指湖心亭四周的景色,无论从哪个方向看都是无尽的美丽。 4. 春夏秋冬景异常
湖心亭 春雨连宵傍晓晴,进舟宛在小蓬瀛。 注释:整夜的春雨,直到清晨才停止。船只仿佛还停留在小蓬莱仙境。 千重水树印葱翠,四面云岚互送迎。 注释:无数条水流和树木的影子映照在清澈的水面上,形成一片青翠的颜色。四周的云彩相互交错着,仿佛在相互欢迎。 那有波涛惊俗眼,每因澹泊悦神情。 注释:那些波涛的景象怎能惊吓世俗的眼睛,每次观赏这宁静的景色都能让人感到愉悦。 湖光设拟明如镜
湖心亭 在无地楼台,湖面如镜,空荡荡的倒映着自己。 仙居蓬阆可以乘舟往来通达。 四周景物如蜃窗一般,三面山光雉堞东。 凭栏闲看鱼儿游水画,卷帘低引燕子裁风舞。 坐游省识无边乐,不必幽遐一一穷。 注释: 1. 无地楼台:指湖中的小岛,没有具体的地名。 2. 仙居蓬阆:传说中的仙境,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 3. 四围景物:周围的景象。 4. 蜃窗外:海市蜃楼,即虚幻的海景。 5. 三面山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