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则春来春又去。凭谁说与春教住。与问坐中人。几回迎送春。
明年春更好。只怕人先老。春去有来时。愿春长见伊。
菩萨蛮 · 其三
介绍
。
《菩萨蛮·其三》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全词以“山抹微云”为开端,描绘了一幅江南春色图,并借景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下面是这首词的内容和赏析: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
一枕新愁,残夜垂杨飞絮。
玉龙鞘冷,宝剑尘昏,古来多少英豪!
说尽劫灰余烬,人间万种情仇。
词句解释:
- 山抹微云:形容天边的白云被高山所遮挡,显得模糊不清。这里借景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愁绪。
- 衰草连天:枯萎的野草连接着遥远的地平线,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 **画角声断谯
相关推荐
【注释】《菩萨蛮》是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又名《子夜歌》。本词为作者早期作品。“恰则”二句:意思是说春天来了又去了,谁能告诉它住呢?“凭问”二句:意思是说坐在一起的人,有几次迎送过春天?“明年”二句:意思是说明年的春天更好,只怕人先老!“春去”二句:意思是说春天去了还会再来,愿春长在,见到你。 【赏析】此词写惜春之情。上片抒伤春之意。开头两句即点明主题。“其三”,即第三首
东风略略吹动罗幕。一檐细雨春意浓。试着看杏花,花瓣湿润娇嫩的暮寒。 佳人双玉枕,暖熏醉鸳鸯锦被。折得最繁枝,暖香生翠帷。 注释:东风:春风。约略:隐约。罗幕:用丝绸做成的窗帘。试把杏花:试着看杏花。湿红娇暮寒:花瓣湿润娇嫩的暮寒。双玉枕:双色玉枕。烘(hōu)醉鸳鸯锦:暖熏醉鸳鸯锦被。折得最繁枝:折下最繁密的花枝。暖香生翠帏:暖香在翠帷中散发。赏析:这首词描写一位佳人在春天里慵懒闲适的生活情态
【注释】 菩萨蛮 其三:即《菩萨蛮》其三。词牌名。又名“子夜歌”“重叠金”等。双调,六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四平韵。 玉龙细点三更月:月亮在夜空中慢慢升起。 庭花影下馀残雪:月光洒在院中的花树上。 寒色到书帏:寒冷的色调渗透到了窗帘里面。 有人清梦迷:有一个人正在做一个清晰的梦。 墙西歌吹好:墙那边的音乐和歌声很美。 烛暖香闺小:蜡烛的温暖和香气弥漫在小屋里。 多病怯杯觞:我身体多病,不喜欢喝酒。
译文: 雪融化后墙角收灯之后,野梅官柳全透出春天的气息。池阁上又迎来春风,烛花在夜里燃烧成红色。 一尊酒留客人畅饮,倚着栏杆直到月落星稀。已经醉了不必回家,试听乌鸦叫到天明。 注释: 菩萨蛮·其三 雪消墙角收灯后。野梅官柳春全透。池阁又东风。烛花烧夜红。 一尊留好客。敧尽阑干月。已醉不须归。试听乌夜啼。 赏析: 《菩萨蛮·其三》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此词描写了作者在一个春日的夜晚
溶溶花月天如水。阑干小倚东风里。夜久寂无人。露浓花气清。 悠然心独喜。此意知何意。不似隐墙东。烛花围坐红。 注释:花儿和月亮在花丛中,夜色宁静得如同一汪清水。我靠在栏杆上,微风轻拂着我的衣裳。夜晚已深了,却没有人,只有那浓郁的花香伴随着清凉的露珠。我心情悠然自得地欣赏着这美丽的景色和香气。心中暗自欣喜,却又无法理解这份喜悦究竟为何。它不同于那些躲在墙角的人所感受到的喜悦,那种喜悦是明亮的、温暖的
【注释】 缥缈:隐约,隐隐约约的样子。彩凤:美丽的凤凰。薄:这里指花叶的茂密。未禁:没有禁止。兰薄:即兰花丛生的草木。参差:参差不齐。素空:天空。 【赏析】 这首词写的是秋日黄昏时,一位女子独倚高楼,凝望天空中飘荡着的彩云。 上片“缥缈飞来双彩凤”,起笔就描绘出一幅优美的图画。彩凤,即美丽、鲜艳的凤凰。“双彩凤”即两只彩凤。缥缈,指隐隐约约,隐隐出现的样子。 “雨疏云淡撩清梦”一句
【注释】 1. 蘼芜:香草名。 2. 白芷:香草名。 3. 愁烟渚:指愁思笼罩着的江上小洲。 4. 曲琼:曲柄的玉杯,这里指酒杯。 5. 江南雨:指南方之雨。 6. 衣单:衣服薄而单薄。 7. 楼高生晚寒:高楼耸立在傍晚,显得更加清冷。 8. 云鬟:女子的头发。 9. 香雾湿:指美女发髻上的香气被雾气打湿。 10. 翠袖:绿罗制的袖子。 11. 凄馀泣:形容泪流满面的样子。 12. 春去有来时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把握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本题,要结合诗句的意思,分析其表达的思想感情。 “胭脂浅染双珠树”,胭脂浅染双珠树:胭脂浅红色涂抹在两颗像珍珠一样晶莹剔透的树上。双珠树,比喻树的枝叶丰满、光彩照人。 “不语恨厌厌,何人思故园”,无语而怨恨满怀,不知是何时开始怀乡。厌厌,形容怨恨的心情,愁闷的样子。 “故园花烂熳,笑我归来晚”,故园的花开得正旺盛,却笑我归来太晚了
菩萨蛮 · 其三 冥蒙秋夕漙清露。玉绳耿耿银潢注。永夜滴铜壶。月华楼影孤。佳人纡绝唱。翠幕丛霄上。休劝玉东西。乌鸦枝上啼。 注释:秋天的夜晚,天空中弥漫着蒙蒙细雨,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露水气息。北斗星高悬在天空,闪烁着光芒,银河清晰可见。在这宁静的夜晚,铜壶中的水滴滴答答地滴落,月亮的光芒洒在楼上,使得楼影显得格外孤寂。佳人挥舞着手中的扇子,仿佛在吟唱着什么优美的曲子,她的歌声飘荡在天空中
【注释】夜深:指深夜。春蟾:指月亮。更更情飞乱:更加地情意缭绕,心绪不安。翠幕动风亭:翠绿色的帷幕随风摇动,好像在晃动风亭。屟:脚步声。几误飘衣麝:几次差点被香气熏得走神。下朱扉:打开红色的门。 【赏析】《菩萨蛮》又名《子夜歌》,是唐教坊大曲,以唐玄宗的一首《菩萨蛮·平阳郡里逢迎校》为基础改编而来,原为教坊曲,后用作词调。词牌名取《菩萨蛮》的“菩萨”两字,所以又称为《菩萨蛮慢》《菩萨蛮令》
【注释】 簟纹:指席子上的纹理,这里指竹席。纱窗:用丝织的帘子做成的窗户。病起人:因病初愈的人。 赏析: 这首词写相思之苦。上片写闺中人对情人的思念。下片写情人思妇的哀怨。全词语言清丽,情意深长。 【译文】 竹席纹路,衣衫娇美黄浅。金钗头插秋叶玲珑剪成。轻怯瘦腰身,纱窗病后初起。 思念心魂欲绝,莫话新秋别离。何处断离肠,西风昨夜寒凉
【注释】零乱:纷杂凌乱。虚檐:空屋的檐头。帘幕:门帘和帷幔。 【赏析】这首词写闺中怨情。上片写景,下片写人。“有人楼上望,生怕褰虚幌”一句,写出了闺中人的愁苦与不安,也点出了词题的“怨”字。全词以花为喻、以春为喻,表达了女子对春天的怨恨之情
【注释】 菩萨蛮 · 其三 雨昏连夜催炎暑。暑炎催夜连昏雨。长簟水波凉。凉波水簟长。 翠鬟双倚醉。醉倚双鬟翠。香枕印红妆。妆红印枕香。 【赏析】 《菩萨蛮》是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称。词牌以柳永、温庭筠的“菩萨蛮”为代表。又名“子夜歌”、“忆江南”。此调因李白《菩萨蛮》诗而得名。这首词写的是一个女子在雨中倚卧,酒酣意乱的情景。上片写雨夜中的暑气和女子在雨中的闲逸情态
菩萨蛮·其三 【注释】:玉珰摇素腰如束,束如腰素摇珰玉。宜更醉春期,期春醉更宜。绣鸳闲永昼,昼永闲鸳绣。归念不曾稀,稀曾不念归。 【赏析】:此词以清雅的语言,细腻的描绘,表达了对爱人深深的思念之情,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令人陶醉
【注释】 冰肌玉容:肌肤晶莹洁白,像冰和玉一样。 香绡薄:指女子身上的衣饰。 无言独倚阑干角: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靠在栏杆上。阑干,指栏杆。 相见又还休:虽然见面,却又分别了。 可堪:不堪,受不了。 归去愁:归去时心中充满忧愁。 碧波溪上路:沿着清澈的溪流小路走。 几阵黄昏雨:几场傍晚时分的小雨。 断人肠:让人肝肠欲断。 纱厨枕簟凉:纱帐里、席子上都是凉爽的。 【翻译】 肌肤晶莹洁白
【注释】 ①小小:指女子身材娇小玲珑。②龙车:神话中一种有翼能飞的车子。③乌鹊桥:指织女与牛郎相会的地方。传说每年七月七日,银河两边的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④经年:一年。⑤巧:机灵、聪明。⑥如何:怎样?⑦巧更多:指巧人巧匠众多。 【赏析】 《菩萨蛮·其三》是宋代文学家晏殊的词作品。这首词描写了七夕之夜,织女与牛郎相会在鹊桥的动人情景,通过写织女和牛郎相会的欢悦场面,歌颂了坚贞不二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