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写怀

春风遍芳华,一国尽狂醉。
穷阎独不知,但见长蒿荠。
秋飙起蘋末,一华初未坠。
幽怀独先觉,意象已凄厉。
故知春与秋,初不为我计。
危弦自应悲,寒木终易脆。
要之梦中梦,忧乐同一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日写怀》是明代陈献章创作的一组五言律诗,其中包含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深刻的生命思考。以下是对这组诗歌的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
    水际寻芳去,花枝隔水新。
    可怜今日望,不是向来人。
    紫袖垂垂下,黄鹂树树春。
    东风天外至,南岳梦中身。
    一觞复一曲,不觉夕阳残。
    好景我只醉,春风人未闲。
    青红今满路,风日未登山。
    何如海中鸟,鼓翅蓬莱间。

  2. 诗歌内容概述

  • 自然景观与个人心境的结合:陈献章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象,如“水际寻芳去”,“花枝隔水新”,不仅展现了春天的美好,还表达了他对这种美好时光短暂性的感慨。
  • 历史与现实的对比:“可怜今日望,不是向来人。”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怀念,以及对当前生活状态的无奈。
  • 艺术表达的巧妙运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如“紫袖垂垂下,黄鹂树树春”中的紫色袖子和黄色的小鸟,以及“东风天外至,南岳梦中身”等,都增加了诗歌的艺术魅力。
  1. 诗歌主题
  • 对时间流逝的感悟:通过对春天美景的描写和对往事的回忆,诗人表达了对时间无情流逝的哀叹。
  • 对生命的沉思:诗中的“百年春梦短”和“倏忽鬓成丝”等句子,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和对青春易逝的无奈。
  1. 诗歌风格
  • 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每个字都充满了情感。
  • 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1. 诗歌背景
  • 创作背景:陈献章在创作这首诗时可能正处于人生的某个低谷或转变期,因此他通过诗歌表达了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
  1. 文学价值
  • 艺术成就:此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成为明代诗歌的佳作之一。
  • 文化传承:作为明代诗歌的代表作品,它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和文化传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社会影响
  • 文人墨客的共鸣:这首诗因其深邃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表达,引起了文人墨客的关注和共鸣。
  • 教育与启示:在现代,这首诗仍然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它提醒人们珍惜时光、珍视友情,并在困难中保持乐观的态度。

《春日写怀二首》不仅是明代诗歌的经典之作,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通过这首诗,可以深刻体会到诗人对生命、时间和自然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同时也能从中汲取到面对生活的勇气和智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