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土资生少,农家作苦多。
尚能盖牛屋,未肯入鸡窠。
社里戴花舞,原头拾穗歌。
设令生汉代,堪冠力田科。
田舍即事十首
介绍
《田舍即事十首》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组诗作品,共计十首。
这组诗作描绘了宋代农家生活的真实写照和农民辛勤耕耘的景象。刘克庄作为豪放派词人、江湖诗派诗人及文章家、诗论家等多重身份,其作品中既有对自然田园生活的赞美,也有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通过对这些诗篇的学习,可以深入了解宋代农民的生活状态以及社会风貌。
相关推荐
【注释】田舍即事十首:指作者在农村的所见所闻。“田”,泛指田地;“即事”是说就眼前的事情写诗;“十首”,这里是指作者在闽南农村所看到的十种农事活动。 闽土资生少,农家作苦多。 尚能盖牛屋,未肯入鸡窠。(译文)闽地(指福建省)出产的粮食不多,农民的生活很艰苦。 他们虽然能够为牛盖房子,但不愿去为鸡做窝。“盖牛屋”,比喻养牛的人家多;“入鸡窠”,比喻养鸡的人多。 社里戴花舞,原头拾穗歌。 设令生汉代
注释: 1. 田舍即事十首 2. 场圃先修筑,囷仓次补完。 3. 坐居邻叟下,身杂役夫间。 4. 荷蓧侵星出,肩禾束蕴还。 5. 小窗残卷在,未敢便偷闲。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退隐田园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他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和反思。全诗通过描绘自己劳作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人生价值的深思。 诗人开篇就描绘了自己辛勤劳作的情景。“场圃先修筑,囷仓次补完”
诗句输出: 此日田舍汉,当年省禁臣。 丝纶隔世事,蓑笠暮年身。 龙弃真初祖,羊求在近邻。 南朝足名士,吾独爱吾真。 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深刻感受,以及对古代贤人的怀念和敬仰。其中,“丝纶”一词象征着高官厚禄的权力,而“蓑笠”则代表了农民的朴素生活。诗人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生活,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无奈。同时,他也对那些在官场上取得成就的人表示了敬意
田舍即事十首 事国尝陈力,明农晚乞骸。 击鲜儿勿费,执酱老难偕。 仅可从沮溺,安能望赐回。 几曾识奇字,门外客休来。 注释: 1. 事国尝陈力:为国家效力,曾经尽力地贡献自己的力量。2. 明农晚乞骸:晚年归隐,放弃农耕生活。3. 击鲜儿勿费:指打鱼的年轻人不要费力捕捞鲜鱼。4. 执酱老难偕:拿着调料的老人难以和年轻人共同分享美食。5. 仅可从沮溺:只能跟随古人沮溺的生活方式,即隐居。6.
小筑三家聚,新篘万户春。 小筑:简陋的居所,这里指隐居之地。三家聚:三家同村,形容人不多,聚集在一起。新篘:酿造的新酒,篘是酿制的一种方法。万户春:成千上万户家庭都庆祝春天的到来,用来形容丰收的景象。 昔豪几腐胁,今病罕沾唇。 昔豪:过去豪迈、富有的人。几腐胁:几乎被腐败和疾病折磨得死去。今病罕沾唇:现在很少生病。沾唇:靠近嘴唇。 太古华胥氏,丰年畏垒人。 太古:远古的时代。华胥氏
这首诗是诗人在田园劳作时的即兴之作。下面是逐句的释义: 1. 畴昔元疏懒: 畴昔,往日;元,通“原”,原本;疏懒,懒惰。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过去我原本就比较懒散,不太喜欢劳动。 2. 如今转耄荒: 如今,现在;转,转变;耄,年老;荒,荒废。这里表示现在年纪大了,不再像以前那样勤劳了。 3. 都忘高士传: 都,都忘记了;高士,高尚的人;传,传记
小榭无丹雘,低墙略塈茨。 辛勤趋穑事,快活过花时。 懒献嘉禾颂,闲赓滞穗诗。 幸生太平世,不乐复何为。 注释: 1. 小榭无丹雘:没有红色染料的小屋,形容简陋。 2. 低墙略塈茨:低矮的墙壁上长满了草。 3. 辛勤趋穑事:勤劳地耕种农田。 4. 快活过花时:快乐地享受春天的美好时光。 5. 懒献嘉禾颂:不想赞美丰收的景象。 6. 闲赓滞穗诗:闲暇之余吟咏关于稻谷成熟的诗词。 7. 幸生太平世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的识记能力。作答时,根据语境和句子的结构,结合平时积累,写出句子在诗句中的描述对象,然后理解词语的意思,最后写出句子所描写的景象或表达的情感即可。 “浅圳须穿浚,荒畦要粪除”,意思是田间的沟渠必须疏通,荒芜的田畴需要施肥。“何尝舍耒出”,意思是说农夫什么时候都离不开农具耒耜。“野儒曾涉猎,未可议空疏”,意思是说那些没有学问而自称有学问的人,是不能随便评价他们的。 译文
【注释】 比屋:指家家户户。篝车:以竹木条编成的车载物用的器具,形似笼。深林:指树林深处。簇花:用花枝或花朵装饰的担子。抛果:用瓜果之类装饰的盆。先民:古代之人。 【赏析】 这是一首反映农家日常生活的诗,描绘了农村中男女老幼忙碌而快乐的景象。 首二句是说:每家每户的车都装满了东西,在树林深处,妇女们吹着笛子,孩子们嬉戏玩耍。这里通过写人们忙碌的生活,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满足
【注释】 田舍即事十首:指诗人在农村时写的诗。田舍,乡村。即,写。 凋邑:凋零的邑,指凋敝荒凉的农村。租符,赋税凭证。 荒祠木偶新:荒废的庙宇里的木偶像新做的一样。 吏谈长官健:官吏们说长官威武强壮。 巫托社公嗔:“社公”即土地神,这里指巫师说土地神发怒了。 烹犬:烹熟狗肉以待客。承:招待。 吹螺:吹响螺号以降神。降:招请,迎接。送神:送走神灵。二豪:两个豪侠。怀肉返:怀抱着肥肉回来。诳:欺骗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分析选项的内容,是否契合诗句的意思,或者有无错误。 “去年赢粟尚储瓶,又见新秧蘸水青”,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去年我储存的粮食还够吃一年,今年又看到插了稻子的秧苗,在清水中泛着青光。这两句写眼前景象:一望无际的稻田里,一片片嫩绿的秧苗,在清澈的水田里泛出青光;农民们辛勤地插秧
注释:村落的居民都在争相观看那个戴着黑色头巾的乌角巾,他们只是在闲聊北方的事情。在中州度过百年的快乐时光,世代都过着无为的生活,在塞下生活却永远无法享受。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中描述了村落居民对戴黑色头巾的人的态度,以及他对于中州和塞下生活的不同感受。通过描绘这些场景,诗人展现了人们对不同地区生活的向往与期待
【注释】 1. 田舍:指农家。即事:即景,触景生情。 2. 茜袂(xiànnǐ)银钗(chāi):红色的衣袖和银色的发饰。茜,一种植物,红色。 3. 游:游玩。 4. 鲁人:春秋时期鲁国的人。鲁,春秋时诸侯国名,都鲁(今山东曲阜)。 5. 它州:别州、异州。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农家妇女在社日这天出游的情景。诗的前两句写出游的盛况,后两句则写出出游的目的——羡慕鲁人的猎技。全诗语言平实自然
蹴鞠鞋尖尘不涴,蹴鞠是古代的一种体育运动,用脚踢球。鞋尖不沾尘土,说明蹴鞠技术好。 臂鹰袖窄样新裁,臂鹰是射箭的一种姿势,手臂要像鹰那样伸直,袖子要窄。新裁的袖子窄,表明技艺高超。 社中年少相容否,社是古代民间祭祀土地神的节日,也叫社日。社中年少,指的是年轻有为的士人或贵族子弟。相容否,是否能够相互容纳和接纳。 也待鲜衣染鬓来,等待年轻的士人和贵族子弟穿着华丽的衣服,头发被染黑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 1. 邻居家墙壁里传来的歌声:“邻壁嘲啾诵学而,老人睡少听移时。” - 注释:邻居家的墙壁里传来了唱歌的声音。 - 译文:邻居家墙壁里传出的歌声让人感到快乐。 - 赏析:这两句诗通过描述邻里间的和谐与欢乐,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通过“嘲啾”这一动作和“诵学”这一场景,诗人传达了邻里间相互学习、交流的氛围,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2.
田舍即事十首 田舍诸雏各雅驯,男儿盍有艺资身。 古来医卜多名世,莫学文章点涴人。 注释:田舍里的小孩子们都很文雅驯良,大人们何不教他们学一些技能来养活自己呢?自古以来,那些医术高明、占卜准确的人,都能名垂青史;而那些只会写文章、却误人子弟的人,却是玷污了名声。 赏析:这是一首劝勉诗,通过描写田舍儿童的举止,表达出作者对于社会现象的担忧。他认为,在当今社会中,应该鼓励人们学习各种技能
田舍即事十首 条桑女子两鬟垂,车马过门未省窥。 生长柴门蓬户里,安知世有二南诗。 注释:桑林中的女奴头发梳成两个发髻下垂,门前车马来往时她没有去注意看。女奴生活在简陋的柴门蓬户之中,怎么会知道世上有《二南》这样的诗歌流传至今?二南:《诗经》中的《周南》、《召南》,为古代民歌的总称
释义: 匆匆忙忙收拾行囊,随从丈夫去田舍。丈夫贫穷我无惧,毕竟与丈夫同甘共苦。比起京城美女的倾城之色,我宁愿锁在侯门当侍妾。 注释: 1. 草草:匆忙,急忙的样子 2. 挈(qiè)自随:带着,随身携带 3. 婿贫:指丈夫贫寒 4. 毕竟:最终,终究 5. 齐眉:古代男女成亲时,男方要俯首称女方为“齐眉”,表示夫妻和睦,这里指平等相处 6. 绝胜:比得上,胜过 7. 洛:洛阳,古都名
诗句输出 儿女相携看市优,纵谈楚汉割鸿沟 译文输出 儿女们手拉着手,一同观看市中的优伶表演。 他们谈论着楚汉争霸的历史故事,讨论着鸿沟战役的得失。 关键词注释 1. 儿女:古代对子女的称呼 2. 相携:携手而行 3. 市优:指市中表演的艺人或戏剧 4. 纵谈:随意交谈 5. 楚汉:指楚国和汉朝之间的战争,是中国古代历史中的一个重要事件 6. 割鸿沟:指历史上著名的楚汉之战,发生在公元前202年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溪上渔郎占断春: - 溪上,指的是靠近河流的岸边。 - 渔郎,指在河边捕鱼的人们。 - 占断春,意为独占春天,形容渔夫们非常勤劳地捕鱼。"春"在此处不仅表示季节,还象征着生机与活力。 2. 一川碧浪映红云: - 一川,形容河水宽广。 - 碧浪,指清澈的波浪。 - 红云,这里可能是指夕阳下波光粼粼的景象。 - 通过色彩对比,描绘出一幅宁静而又美丽的田园风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