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刀歌

昆夷道远不复通,世传切玉谁能穷。
宝刀近出日本国,越贾得之沧海东。
鱼皮装贴香木鞘,黄白闲杂鍮与铜。
百金传入好事手,佩服可以禳妖凶。
传闻其国居大岛,土壤沃饶风俗好。
其先徐福诈秦民,采药淹留丱童老。
百工五种与之居,至今器玩皆精巧。
前朝贡献屡往来,士人往往工词藻。
徐福行时书未焚,逸书百篇今尚存。
令严不许传中国,举世无人识古文。
先王大典藏夷貊,苍波浩荡无通津。
令人感激坐流涕,锈涩短刀何足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日本刀歌》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不仅因其文学价值而受到后世赞誉,也因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意义被广泛传颂。

《日本刀歌》的创作背景与目的紧密相连。此诗是在安史之乱后,杜甫流亡到夔州时所作。此时,杜甫目睹了战乱对人民生活的破坏,以及国家文化的流失,深感痛心和忧虑。通过赞扬日本出口宝刀,间接表达了对中国传统文化失落的悲哀。

《日本刀歌》的内容涉及了多个层面。诗歌开篇赞美了日本刀的锋利与神奇,但随即笔锋一转,从现实社会出发,反映了杜甫对于国计民生的深切关注。这种从赞美到批判的转变,体现了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

在艺术特色方面,《日本刀歌》采用了传统的五言或七言律诗形式,以整齐的对仗、鲜明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特别是通过对比日本刀的华丽与我国文化的流失,诗人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对文化保存的担忧。

《日本刀歌》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历史的见证。它记录了唐代诗人杜甫对于国家与民族命运的关注,以及他希望通过诗歌来唤起人们对文化保护意识的努力。在今天看来,这部作品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