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其三

避暑佳人不著妆。
水晶冠子薄罗裳。
摩绵扑粉飞琼屑,滤蜜调冰结绛霜。
随定我,小兰堂。
金盆盛水绕牙床。
时时浸手心头熨,受尽无人知处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鹧鸪天·其三》是清朝叶小鸾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通过描绘七夕之夜的浪漫氛围,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赞美。以下是对这首词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叶小鸾(1613年-1682年),字琼章,号碧城子,浙江杭州人,清代著名女词人,被誉为“闺阁词宗”。她与李清照、顾太清并称为清代三大才女。
  1. 诗词原文
    鹊桥波里惊霜露,云间织女夜渡吴。
    银汉无声转玉盘,碧海晴空共此宵。
    星河耿耿悬高阙,风露泠泠洒广寒。
    愿得君心似我心,情深不寿奈长年。

  2. 诗词赏析

  • 意境深远:《鹧鸪天·其三》通过对七夕夜晚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浪漫氛围。鹊桥相会的故事象征着人间的真挚情感,而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则代表了永恒的爱情。这种意境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中对于爱情的崇高追求,也反映了作者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 情感真挚:在整首词中,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七夕之夜的美丽景色,并通过对比牛郎织女的爱情与人间的普通情感,表达了对真挚爱情的赞美和追求。同时,诗人也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向读者传达了对真挚爱情的渴望和向往。
  • 艺术特色:叶小鸾的诗词以其婉约的风格著称,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在《鹧鸪天·其三》中,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使整首词既有画面感又富有诗意。

叶小鸾的《鹧鸪天·其三》不仅是一首表达对美好爱情向往的词作,也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文学作品。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能,也反映了清代社会的审美情趣和文化风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