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说水中金。
尽向凡铅池内寻。
谁识全凭真火制,水重半斤火半斤。
一昼夜,十二辰。
风火连天不暂停。
太上当年分明说,炼铅如粉又如尘。
“人人都说水中金”,这句诗描绘了金的珍贵与稀有。在这里,“水”和“金”都象征着纯净与美好。
接下来是:“尽向凡铅池内寻。” 这里,“铅”指的是普通金属,而将这种物质置于水中,似乎是一种寻找或提炼的行为,但最终得到的仍然是普通的金属。这里的“寻”意味着探寻、追求,但结果却是失望。
“谁识全凭真火制,水重半斤火半斤。” 这句话表达了一种深刻的认识:只有通过真正的火候控制,才能得到真正的成果。这里的“真火”指的是正确的方法或手段,而“水重半斤火半斤”则形象地描述了达到目标所需的努力程度——就像在水中加入一半的铅一样,要使这半斤铅变纯,需要付出双倍的努力。
“一昼夜,十二辰,风火连天不暂停。” 这句诗描绘了长时间的努力过程,无论是一昼夜还是十二个时辰,都是不断尝试和坚持的象征。而“风火连天”则形容持续不断的努力状态,即使环境恶劣或条件困难,也决不放弃。
:“太上当年分明说,炼铅如粉又如尘。” 这句话中的“太上”可能指的是一个高深莫测的存在或导师,他的明确教导是这首诗的核心。“炼铅如粉又如尘”则进一步强调了实践过程中的艰辛与复杂。在炼铅的过程中,最初的铅粉可能很纯净,但随着冶炼的深入,它会变得像尘埃一样微小、杂乱无章。这不仅是对冶炼技术的描述,也是对人生追求真理过程的隐喻。
通过对《鹧鸪天·其三》的逐句解析,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对于炼铅这一行为的深刻洞察。从最初的期待到最终的挫折,再到最后的顿悟,这首诗不仅展示了炼铅的过程,也反映了人类追求真理、实现梦想的心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