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风不饱橹声迟,正是波平月上时。
今夜不知何处泊,买鱼沽酒犒舟师。
舟中 其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舟中 其二’是宋代诗人陈师道的作品,创作于1094年(宋哲宗绍圣元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乘舟出行时的内心感受和所见景象,表达了诗人虽已年迈但心中仍有未尽的兴致与热情的人生态度。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
诗歌原文:
百年高兴未全平,
已过重阳又作惊。
今兹去拘窘,
行复见安恬。
未拟亲酒盏,
何当疏药奁。
酬恩无处所,
香火供瞿聃。诗歌背景:
《舟中二首》是宋代诗人陈师道的作品之一,这首七言古诗作于1094年(宋哲宗绍圣元年)。这一年因朝中党祸,苏轼被贬谪惠州安置,黄庭坚、晁补之、张耒等人都因受牵连相继被贬。诗歌赏析:
- “百年高兴未全平”: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经验的深刻感慨。在经历了长时间的波折和变迁之后,诗人感到人生的喜悦并没有完全平息,而是充满了起伏和变故。这种情感反映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深刻理解,也展现了他内心的坚韧和乐观态度。
- “已过重阳又作惊”:这里提到的“重阳”指的是农历九月初九的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然而,诗人在这里使用了“又作惊”,意味着尽管已经过了重阳节,但他的心情仍然感到震惊和不安。这可能是因为诗人在过去的一年里经历了许多不如意的事情,或者是因为他对当前的形势感到担忧。
- “今兹去拘窘”:这里的“拘窘”指的是束缚和限制,可能是指政治上的困境或者生活中的困难。诗人表示自己即将摆脱这些束缚和限制,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这种解脱感可能源自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对现状的不满。
- “行复见安恬”:这里的“安恬”意味着平静和安详。诗人希望自己在未来的道路上能够重新找到内心的宁静和安定。这种愿望可能源自他对当前生活状态的不满,以及对一个更加和谐、平静生活的向往。
- “未拟亲酒盏”: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饮酒的冷漠态度。他可能因为某种原因而不愿意亲近酒精,这可能是因为他对酒精有不良反应,或者是出于对生活的其他追求。
- “何当疏药奁”:这里的“药奁”指的是放置药品和化妆品的柜子。诗人表示希望有一天能够摆脱药物和化妆品的困扰,过上更健康、更自然的生活。这种追求可能源于他对现代生活的厌倦,以及对自然和原始生活方式的向往。
- “酬恩无处所”:这里的“酬恩”可能指的是回报恩情或者表达感激之情。诗人可能因为某些原因而无法找到合适的方式来回报他人,这让他感到沮丧和无助。
- “香火供瞿聃”:这里的“瞿聃”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仙人瞿昙摩耶,他是佛教中的一位重要人物。诗人可能在这里表达了一种对于神秘宗教力量的依赖和崇拜,希望通过宗教信仰来获得心灵上的安慰和支持。
通过对’舟中 其二’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感受到诗人在面对重重困境时所表现出的坚强与乐观。这首诗不仅记录了诗人个人的情感经历,也折射出整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政治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