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旆摇风,朱帘漏月黄昏早。
蓬山万叠忽蜚来,上有千灯照。
和气祥烟缭绕。
映琼楼、五云缥缈。
青裙缟袂,乱吹繁弦,九衢欢笑。
元是琴堂,十分管领春光到。
手移星宿下人寰,招客来仙岛。
信道邦人见少。
仿佛似、皇都春好。
明年只恐,鳌山扈从,随班清晓。
烛影摇红 元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吴文英的《烛影摇红·元夕雨》、张抡的《烛影摇红·上元有怀》以及南宋词人张孝祥的《水调歌头·舟次扬子口》等作品,都是宋代文学作品中关于元宵节或上元的著名词作。
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宋代文学对节日景象的细腻描写,还体现了词人在特定情境下的情感表达和艺术追求。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作品的内容、主题及艺术特色:
- 吴文英的《烛影摇红·元夕雨》
- 内容概述:这首词主要描写了元夕下雨时的景色以及人们在雨中踏青的情景。上片紧扣“元夕雨”,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中的景色与情感;下片则展现了热闹景观背后的深情厚意。
- 主题:通过对元夕雨景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元夕这一传统节日的独特感悟和情感寄托。
- 艺术特色:吴文英以其精湛的语言技巧和深邃的思想感情,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既真实又富有诗意的元夕雨景之中。
- 张抡的《烛影摇红·上元有怀》
- 内容概述:这首词约创作于宋高宗时期(1127-1162年),此时正值南宋初期,金兵攻占汴京后,南宋朝廷在临安建立。词中回忆了往年元夜的热闹与欢乐,对照眼前的漂泊和孤独,表现了深沉的故国之思。
- 主题:通过对元夕的怀旧之情,表达了对故国的深深眷恋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 艺术特色:张抡的词作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情感真挚而深沉,给人以强烈的艺术震撼。
- 张孝祥的《水调歌头·舟次扬子口》
- 内容概述:这首词作写于南宋,描述了词人在江南地区乘船游览的经历,通过对扬子江两岸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 主题:通过对扬子江两岸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词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故乡风光的喜爱。
- 艺术特色:张孝祥的词作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而深刻,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宋代文学作品中的元宵节题材,不仅仅是对节日风俗的简单记录,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历史记忆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度挖掘和展现。这些作品通过细腻的笔触、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文学财富和精神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