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归来卧白云,蚍蜉撼树政纷纷。
大儿文举知何在,巨擘于陵亦谩云。
空洞能容数百辈,蒙胧如见二三分。
小槽谁有真珠滴,径觅吾徒作半醺。
偶成三首 其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邓肃的《偶成三首·其三》是一首表达作者对人生哲理思考的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人物形象,抒发了诗人对世事无常、人生苦短的感慨。在探讨文学作品时,了解其创作背景、艺术特色以及思想内容对于理解作品具有重要的意义。
邓肃作为宋代的文人,其诗作多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现实与个人的情感体验。《偶成三首·其三》中的“万里归来卧白云”可能寓意着邓肃历经沧桑后的超然与归隐之意,同时也流露出对世间纷扰的无奈与厌倦。诗中的“大儿文举知何在,巨擘于陵亦谩云”则表达了诗人对亲友的思念及对功名利禄的淡然处之。
从艺术特点方面看,邓肃善于运用自然景物来抒发情感。《偶成三首·其三》中“空洞能容数百辈,蒙胧如见二三分”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大自然的空灵美,也暗示了人生的虚无感,体现了邓肃独特的艺术风格。
在思想内容上,邓肃的诗作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生哲学的独特见解。例如,“蚍蜉撼树政纷纷”可能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个人命运的无力感。这些诗句不仅是对个人境遇的描述,更是对整个时代的反映,体现了邓肃深邃的思想内涵和高远的人生追求。
邓肃的《偶成三首·其三》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和人生感悟的诗歌,更是邓肃文学艺术成就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研究宋代诗歌发展史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领会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及中国古代诗人的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