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阁三台辅,青山一病翁。
伊周曾有志,房杜本无功。
阅世人频异,谋生室屡空。
行藏那可问,云外送飞鸿。

【注释】

黄阁:指唐玄宗所居的中书省。三台:指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大臣。青山:指白居易自己。伊尹、周公:古代贤臣名,有辅佐帝王的志向,但未能成功;房玄龄与杜如晦:都是唐太宗时期的功臣,有辅助帝王的功劳,但并非无功。阅世:看世间人事,多指看人世沧桑,世事炎凉。行藏:行事与处世,比喻一个人的品格行为。那可问:岂可询问!云外:天外。

【赏析】

《偶成三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晚年的作品之一。此诗是作者在长安任左拾遗官时写的。当时,唐玄宗年事已高,而李林甫专权,朝廷上下腐败,宦官专权,致使天下大乱。这首诗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写成的。

首二句写自己虽身居相位(黄阁),却像久病之人一样感到身心交瘁。“辅”指辅佐皇帝,“一病翁”,言自己的身体已经衰颓到了极点。

中间四句以伊尹、周公比自己曾有匡辅天下之志,但最终未获成功;而房玄龄与杜如晦虽有功于国家,但终非无功。“有志”与“无功”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现实政治的失望和感慨。

接着两句,写诗人看尽了世间人情冷暖,经历了人生百态,却依然一事无成。诗人在此表达了对世态炎凉的感慨,也透露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末两句,写诗人对自己的处境感到迷茫和困惑,不知道该如何是好。“那可问”表示诗人对此已经无能为力,只能顺其自然了。而“云外送飞鸿”则是用鸿雁传书的典故来表达自己对远大理想和美好未来的向往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自身处境的描述和感慨以及对世间人事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憧憬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