泮水从游处,重来尚宛然。
古台犹有柏,坏沼已无莲。
讲授春风地,弦歌夜雨天。
四方多弟子,深愧表新阡。
【注释】泮水:古代学府门前的水池,后指学校。犹:还。坏沼:破败的池塘。弦歌:指弹琴唱歌。深愧:深深惭愧。新阡:新坟。
【赏析】此诗是作者在重游泮水(即孔庙前水池)时所作,怀念已故友人而作。全诗写景叙事,情真意切,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悼亡诗。
首句“泮水从游处”,诗人追忆当年与友人一起在泮水边学习的情景。泮水,是孔子讲学的地方,也是古代学府的所在地,因此这里既是诗人和友人曾经求学的地方,又是他们结下深厚友谊的地方。在这里,诗人仿佛又看到昔日与友人一起学习、讨论学问的场面,感受到那份浓厚的书香气息和深厚的友谊。
次句“重来尚宛然”,诗人感叹自己虽然已经离开这个地方很久了,但是每当重游此地时,仍然能清晰地回忆起当年的情景,仿佛一切就在眼前。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留恋和对友情的珍视。
第三句“古台犹有柏”,诗人来到泮水的古台上,看到那里还生长着柏树,不禁想起了当年和朋友一起攀登古台的情景。这一句描绘了泮水古台的景象,也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友情的珍视。
第四句“坏沼已无莲”,诗人发现泮水旁边的破败池塘已经没有了莲花,不禁感叹岁月变迁,物是人非。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第五句“讲授春风地,弦歌夜雨天”,诗人回忆起当时在泮水边讲学和弹琴唱歌的情景,仿佛又回到了那些美好的时光。这两句描绘了泮水边的景色,也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友情的珍视。
第六句“四方多弟子”,诗人感叹当时自己和朋友们都在各地传道授业,弟子众多。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成就的自豪感。
第七句“深愧表新阡”,诗人深深地为自己没有为这些学子们留下更多的教诲而感到愧疚。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反思和自责。
这首诗通过回忆泮水边的学习经历和师生情谊,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泮水边景色的描绘,展现了泮水的美丽和宁静,以及泮水边的师生情谊。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悼亡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