狙不狙兮狙不狙,羊裘人已占江湖。
行藏本是悬星斗,不是狙公不养狙。
《偶成三首》是宋代大学问家朱熹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这三首诗通过写闲适的生活而揭示做人治学的道理。第一首说凡事都有根源的道理;第二首是奋斗精神的赞歌;第三首诗表明寻求真理必须有笼罩全局的意识和综合归纳的能力。
在这首诗中,“狙不狙兮狙不狙”一句,诗人运用反问的方式表达出对世事的淡然态度。他并不羡慕那些追逐名利的人,而是坚守自己的生活方式。这种从容不迫的态度正是源自于对世间纷扰的超脱和对个人修养的重视。
“行藏本是悬星斗,不是狙公不养狙”则进一步阐述了他的哲学思想。他认为真正的生活并非追求外在的名利,而是追求内在的修养和自由。这种生活方式就像悬挂在天空中的星星一样,无需他人的供养,就能自在地发光发热。这种思想体现了他对人生价值和道德观念的独特见解。
朱熹的这首诗通过对世事的淡然态度和对内在修养的追求,展现了他独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的这种思想对于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人们思考人生意义的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