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纷纷乱扑丝,是谁真怜是谁痴。
坦怀天地随缘分,过眼风花总未知。
词客贾生空愤世,诗家杜老浪忧时。
是非千古浑无定,不属冥冥更属谁。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
奉和大参兄见寄韵三首,其三:
世事纷纷乱扑丝,是谁真怜是谁痴。
坦怀天地随缘分,过眼风花总未知。
注释:
纷乱的世事像乱扑的飞丝一样。是有人真能体恤别人,还是自己真正怜惜别人呢?
胸怀坦荡的人能够任凭缘分安排。眼前的一切如同风花,总是变幻莫测。
贾生:贾谊,西汉初期政治家、文学家,曾上书文帝要求改革政治,被贬后抑郁不得志而死。诗家杜老:杜甫,唐代伟大的诗人,他的诗作中有许多感时伤世之作。冥冥:苍天,上天。
赏析:
这首诗的开头两句“世事纷纷乱扑丝,是谁真怜是谁痴。”意思是说,世间的一切都像是乱扑来的飞丝一样,究竟是谁真能体恤别人,还是自己真正怜惜别人呢?这两句诗表面上是感叹世事纷繁复杂,难以理清头绪,实际上却蕴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与探索。诗人通过这两句诗,表达了自己对于世事纷扰、人心难测的深深感慨,同时也暗示了自己的人生态度:既不盲目地追随他人,也不过于自怜自艾。
第三句“坦怀天地随缘分”,进一步展开了诗人的思考。这里的“天地”指的是宇宙万物,“缘分”则是指缘分所系。诗人认为,无论世事如何纷扰,都应该保持一颗坦荡之心,随缘而动。这是因为,无论是人还是事,都是命中注定的,我们无法掌控一切,只有顺其自然,才能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第四句“过眼风花总未知”,又为全诗增添了一层哲理色彩。这句诗的意思是说,眼前所见的一切美好景象都如过眼之风般瞬息即逝,无法真正了解与把握。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对人生无常、世事多变的深刻认识。他提醒人们,不要过于沉迷于眼前的美景,而应该学会看透表象,洞察本质,才能真正领悟生活的真谛。
最后两句“词客贾生空愤世,诗家杜老浪忧时”,则是对前两句的深化与发展。这里提到了两位历史上著名的文人——词客贾生和诗家杜老。他们都是忧国忧民的杰出代表,但诗人认为他们只是空有满腔热血而无实际行动,只能徒增烦恼而已。这两句诗实际上是在批评那些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表达忧国忧民之情的人,他们并没有真正付诸实践,反而增加了自己的烦恼。同时,这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主义者的不满:他们只关注理想而忽视现实,最终只会成为无谓的牺牲品。
这首诗通过描绘世事纷扰、人心难测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与探索。他主张保持一颗坦荡之心,随缘而动;同时强调看透表象、洞察本质,才能真正领悟生活的真谛。此外,诗人还批评了那些只停留在口头上表达忧国忧民之情的理想主义者,认为他们没有真正付诸实践,最终只会增加自己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