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川屡萦回,石路更深窈。
经月无行人,柴门闭春草。
虚堂在云际,疏磬出林杪。
日日有馀闲,凭阑看飞鸟。
凭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凭阑》并非文学作品,而是曲牌名。
曲牌名“凭阑”在中国古代音乐中指的是一种曲调和格式,用以表达某种特定情感或情景的曲子。它与诗歌、词牌等文学形式不同,更接近于音乐术语。在元代,姚燧、张可久以及赵善庆等人创作了不少以“凭阑”为题的散曲作品。例如,姚燧的《凭阑人·马上墙头瞥见他》,描绘了才子佳人的相遇和相恋;张可久的《凭阑人·江夜》则通过描写月夜江上听筝的情景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赵善庆的《凭阑人·春日怀古》则是借历史遗迹抒发对历史沧桑之变的感慨。这些作品都体现了“凭阑”这一曲牌所特有的抒情功能和艺术魅力。
“凭阑”作为一种曲牌名,其本身并不构成一部完整的文学作品,而是古代文学中用于曲调创作的特定标识。通过对这些作品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同时也能感受到传统文学艺术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