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更为慢性。意静自然心静。憎爱两俱忘。绝炎凉。
虎绕龙蟠光莹。丹结玉童邀请。舞袖出昆冈。赴蓬庄。
昭君怨 · 赠吴知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德报怨·赠吴知纲》是马钰创作的金朝词。词作原文如下:
急性更为慢性。意静自然心静。憎爱两俱忘。绝炎凉。虎绕龙蟠光莹。丹结玉童邀请。舞袖出昆冈。赴蓬庄。
词中通过描绘一幅宁静、和谐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在喧嚣尘世中寻求心灵的平静和超脱的情感。这种情感表达不仅体现了词人的审美追求,也反映了金代社会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精神面貌和文化追求。
词的译文与注释如下:
译文:
急性变为慢性。心境宁静,自然心也宁静。憎恨与喜爱都忘却。远离世间的纷争。如同龙虎盘踞,光明莹洁。神丹凝结,玉童邀请。舞动袖子,如同飞升至昆仑山。前往蓬草之地。注释:
- 急性:形容心情急躁,无法平静下来。
- 慢性:形容心境逐渐变得平和,不再急躁。
- 意静自然心静:心境宁静,内心也随之平静。
- 憎爱两俱忘:形容对事物的憎恨和喜爱都已忘记,不再执着。
- 绝炎凉:形容超脱于世俗的纷争和利益。
- 虎绕龙蟠光莹:形容景象壮观,如龙虎盘旋,光辉熠熠。
- 丹结玉童邀请:形容修炼得道,有如神仙般的邀请。
- 舞袖出昆冈:形容舞蹈优美,衣袖随着动作飞舞,如同穿行于昆仑山。
- 赴蓬庄:意为前往蓬草之中,形容远离尘嚣,寻找心灵的归宿。
词作的创作背景及鉴赏如下:
创作背景:
据《漸悟集–馬丹陽》卷二记载,《德报怨·赠吴知纲》是金朝诗人马钰的作品。马钰生活在金朝末年,当时社会动荡,文人墨客多感慨世事无常,寻求精神寄托。马钰作为一位道士,他的诗歌多关注道教修行和超然物外的哲学思想,此词正是其作品中的一部分。作品鉴赏:
《德报怨·赠吴知纲》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生活哲学。词中的“急性变为慢性”不仅是时间的转变,更是心境的变化;从“憎爱两俱忘”到“绝炎凉”,反映了作者对世俗纷争的超然态度。此外,词中对仙境的描述,如“虎绕龙蟠光莹”,以及“舞袖出昆冈”,既富有想象力,又展现了道教文化的神秘色彩。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金代文学中的佳作。
《德报怨·赠吴知纲》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和道家思想的词作,更是诗人心灵深处的写照,体现了金代文人面对社会动荡时的精神追求和文化自信。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世界,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