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 九日作

倦游老眼,放闲身、管领黄花三日。客子秋多茅舍外,满眼秋岚欲滴。泽国清霜,澄江爽气,染出千林赤。感时怀古,酒前一笑都释。
千古栗里高情,雄豪割据,戏马空陈迹。醉里谁能知许事,俯仰人间今昔。三弄胡床,九层飞观,唤取穿云笛。凉蟾有意,为人点破空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念奴娇·九日作》是宋代诗人姚述尧创作的一首古风诗词。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秋日山城的美景以及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词:

  1. 作者简介
  • 姚述尧,字子高,号梅溪,北宋时期的著名文人,以诗词见长。他的文学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文化氛围,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1. 诗词原文
    山城秋好,正西风淅淅,登高时候。
    杖倚徘徊凝望处,翠叠万山如绣。
    云绕禾场,烽沈戎马,田野欢声凑。
    琴堂无事,何妨同泛香溜。
    况有庭阶,闲花落尽,时序催行漏。
    醉舞狂歌真个否,且与清尊共酌。
    倦游老眼,放闲身,更觉年光速。
    感时怀古,酒前一笑都释。

  2. 诗词鉴赏

  • 自然景色描绘:诗词开篇便以“山城秋好,正西风淅淅”勾勒出一幅秋天山城的景象,西风的萧瑟与秋季的宁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紧接着的“杖倚徘徊凝望处,翠叠万山如绣”则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层峦叠嶂的山景,如同精美的画卷一般。
  • 历史情感交织:诗中“云绕禾场,烽沈戎马,田野欢声凑”不仅展现了丰收的喜悦,也反映出战争年代的宁静与和平。而“琴堂无事,何妨同泛香溜”则表达了作者闲适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 哲理思考:最后两句“倦游老眼,放闲身,更觉年光速”透露出作者对人生岁月的感慨,以及对过往历史的反思。整体而言,此词既有深沉的历史感,也有超脱的人生态度,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独特风貌。

《念奴娇·九日作》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优美诗词,更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了解,可以更好地领略宋代文学的魅力,同时也能从中感受到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深刻洞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