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 别仲亨

大江澄练,对一尊离合,春风江北。燕代三年谈笑间,初识芝兰白璧。桂窟高寒,铁衣英壮,早得文章力。峥嵘富贵,异时方见相逼。
明日相背关河,魏家宫阙,西望千山赤。我亦疏慵归计久,欲乞幽闾松雪。千里相思,欣然命驾,醉倒张圆月。酒乡堪老,紫云莫笑狂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文学作品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它们记录了历史的痕迹、时代的变迁和民族的精神。在众多文学作品中,蔡松年创作的《念奴娇·别仲亨》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文学史上的一个亮点。下面将对其作品进行简要介绍:

  1. 作者:《念奴娇·别仲亨》的作者是蔡松年,字伯坚,号萧闲老人,生于宋真定(今河北正定)。与吴激齐名,称“吴蔡体”,其词风格清丽,情感真挚,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2. 背景:蔡松年生活在金朝,这是一个动荡的时代,但同时也是一个充满才华和激情的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他的词作既有豪放之气,又有细腻之情,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力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3. 内容:在《念奴娇·别仲亨》中,蔡松年以大江澄练为背景,描绘了一尊离合的酒席场景,春风江北的景象与对坐饮酒的离别情景相互映衬。通过对燕代三年谈笑间的描绘,表达了词人对于友情与时光流转的感慨。
  4. 特点:蔡松年的词作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著称。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这些特点使得他的词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念奴娇·别仲亨》不仅是蔡松年个人情感与才华的体现,也是金代词坛的一个重要标志。它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展示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和对世界的感悟,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