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家七首 其二

萧飒晚风凉,高杠引旆长。
岭云残宿阵,陵日湛晨光。
已作依刘表,终须问葛疆。
俯身驰万里,未觉鬓毛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山家七首 其二》是唐代诗人周昂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以其简洁明快的风格,描绘了晚风吹拂下山村的宁静景象,以及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感慨。下面是具体介绍:

  1. 诗歌原文
    萧飒晚风凉,高杠引旆长。岭云残宿阵,陵日湛晨光。已作依刘表,终须问葛疆。俯身驰万里,未觉鬓毛苍。

  2. 诗句解析

  • 萧飒晚风凉:描绘了秋日傍晚的微凉气息和萧瑟的氛围。
  • 高杠引旆长:描述了高高的旗杆在晚风中飘扬,形象地展现了一种壮阔的景象。
  • 岭云残宿阵:指的是山岭间云气消散如战阵后的残影,给人一种时空交错的感觉。
  • 陵日湛晨光:太阳从山峦上升起,将第一缕晨光洒在大地。
  • 已作依刘表:暗示了诗人已经像东汉末年刘备一样,建立了自己的势力或地位。
  • 终须问葛疆:表达了无论何时都要向贤能之人学习,以求得更好的发展。
  • 俯身驰万里:形容诗人为了目标不断奔波,不畏艰难。
  • 未觉鬓毛苍:表达了诗人虽然鬓角已见白发,但心中的热情和追求并未减退。
  1. 诗歌赏析
    《山家七首 其二》是一首具有深刻哲理性和丰富感情色彩的诗作。它不仅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还体现了其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通过对山村风光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旅途中困难与挑战的思考。

  2.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或当时社会环境有关。在动荡的历史时期,诗人可能经历了不少波折和磨砺,通过这样的作品来抒发自己的心情,也寄托了对未来的期望和对理想的追求。

  3. 文学价值
    《山家七首 其二》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沉的思想内涵,展现了唐代诗歌的独特魅力。它不仅是一首优秀的文学作品,也是研究唐代文化、历史和社会的重要文献。

  4. 后世影响
    此诗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被后人广泛传颂和学习。许多学者和评论家都对其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它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山家七首 其二》是一首集自然景观描写、人生哲学思考于一体的佳作。它不仅展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成就,也为人们提供了深刻的生活启示和思想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