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飒晚风凉,高杠引旆长。
岭云残宿阵,陵日湛晨光。
已作依刘表,终须问葛疆。
俯身驰万里,未觉鬓毛苍。

【注释】

萧飒(sā suò):风声。

高杠:旗杆。

引旆长:指飘扬在空中的军旗。

残宿阵:即残夜的军阵。

陵:通“凌”,逼近、升。

已作依刘表:已经依附刘表。刘表,字景升,东汉末年汉室宗亲,荆州牧。

葛疆:三国魏人,字子文,以清白著称,为蜀国重臣。

未觉鬓毛苍:意谓不觉年岁已老。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诗。诗人借咏古人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和人生感慨。

首联“萧飒晚风凉,高杠引旆长。”点明时间是傍晚。萧飒:形容风声;高杠:指旗杆。这里用典,《晋书·王敦传》载王敦都督江州诸军事,镇武昌,有军吏报告说:“今夕当有风。”王敦曰:“向吾辈皆暗,唯卿在天,故报我知。”后因称军吏为“高杠”。这里指军中之旗随风高举。

颔联“岭云残宿阵,陵日湛晨光。”点明地点是在山岭之上的军营。残宿阵:指军队中残留的夜战阵势;湛晨光:意思是黎明时分阳光普照大地。这里也用典故,《晋书·王敦传》载王敦率军入洛,至项城东原,望见洛阳城中旗帜,以为敌人来攻而败退,时值黄昏,日色尚明,因此有此语。

颈联“已作依刘表,终须问葛疆。”点明了诗人的抱负。这句诗化用了“刘表共事”和“葛强共事”两个典故。《三国志·吴书·诸葛恪传》:“恪与吕据、步騭等各分士众,为二部曲,以据为左部督,骘右部督,恪为前部督,自号‘三公’。……恪既受封,权乃进恪号‘威武将军’,假节。……恪自以本初同起于布义,先与吕据、步騭等俱受爵位,及据、騭并卒,又进恪位特进,领太子太傅,封侯者五人,各有差。”“葛强共事”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孙权对吕蒙说:“陆口、南郡,如复有寇,宜悉拨以弱兵赴急。”吕蒙曰:“蒙受三郡精兵,不容他虏有所觊焉,将之出,君命有所不从,愿听诸将计议。”孙权曰:“善。”于是吕蒙率军进攻皖城,大破皖守。“依刘表”是说依附刘表,“问葛疆”是指向葛疆请教方略。这两句诗表明了诗人依附刘表、问计于葛疆的壮志雄心。

尾联“俯身驰万里,未觉鬓毛苍。”点明了诗人的人生感受。这句诗化用了“俯首东门,失魂落魄”两个典故。《史记·项羽本纪》:“项王笑曰:‘且籍与沛公诛五诸侯,方今独羽,愿与江东子弟共一争,不亦乐乎?’项伯曰:‘吾闻羽背约而去,既而杀卿子冠军,且羽闻函谷关有大兵,故令子龙北居代,益使羽惑。今不恤士卒而求田宅,非仁圣之心,其犹鱼水不可得也。’”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我虽然低头奔走万里路,但并不觉得两鬓发白。

这首诗是咏史诗,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都是七言绝句。前两句写景抒情,点明时间、地点、环境气氛;后两句则通过历史典故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和人生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