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古秋风早,山昏落日低。
积云鸦度久,荒岸马归齐。
灯火看时出,茅茨渐欲迷。
尘沙恨于役,况乃对鸡栖。
下面是对这首诗《翠屏口七首 其七》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 诗句释义:
- 塞古秋风早,山昏落日低:秋天的气息已经非常浓厚,山上的黄昏时分,夕阳西下,光线渐渐变得微弱。
- 积云鸦度久,荒岸马归齐:天空中聚集了大量的乌云,乌鸦在上空盘旋良久,而荒废的河岸上,马匹归来整齐地排列。
- 灯火看时出,茅茨渐欲迷:当夜幕降临,家家户户开始点起灯火,但不久后,屋顶上的茅草也渐渐被灯光所掩盖。
- 尘沙恨于役,况乃对鸡栖:由于战争和劳役,使得人们对于尘土和劳累感到深深的怨恨,更不用说那些被迫与家畜一同生活的人们了。
- 译文:
- 秋季的凉爽气息早早到来,山中的黄昏时分,太阳逐渐下沉。
- 天空中聚集了大量的乌云,乌鸦在上空盘旋良久,而荒废的河岸上,马匹归来整齐地排列。
- 当夜幕降临,家家户户开始点起灯火,但不久后,屋顶上的茅草也渐渐被灯光所掩盖。
- 由于战争和劳役,使得人们对于尘土和劳累感到深深的怨恨,更不用说那些被迫与家畜一同生活的人们了。
关键词注释:
塞古:指古代边塞之地,常用以形容荒凉或艰苦的环境。
秋:季节,这里特指秋季。
山昏:指山色昏暗,天色将晚。
落日低:指落日在地平线以下,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日落的景象。
积云:长时间停留在天空中的云层。
鸦度久:乌鸦停留在空中很长时间,暗示天气的变化或某种不寻常的情况。
荒岸:荒芜的河岸,暗示着环境的恶劣或人的艰辛生活。
马归齐:马群整齐地回到一起,可能是为了休息或是准备过夜。
灯火时出:夜晚家家户户开始点亮灯火。
茅茨渐欲迷:房屋的茅草屋顶在夜幕下渐渐被灯火所覆盖。
尘沙:尘土和沙粒,这里可能象征着战争带来的破坏和人们的辛苦劳作。
于役:指因工作或劳役而在外奔波。
鸡栖:鸡在巢中休息,这里可能暗示着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劳作的生活节奏。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自然描写和生动的场景转换,展现了金朝边塞地区秋季的苍凉景象和人们对生活的感慨。诗中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景和人物的情感,还表达了作者对战乱时期人民生活艰辛的同情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人物情感的深刻表达,这首诗成为了金代文学中一首具有深刻意义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