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心镜 赠裴大器

修行人,要心善。
奈业障相魔,裂他不转。
十二时、马劣猿颠,没巴避恶念。
办坚志,常锻炼。
剿除绝迹,永无征战。
气神和、清净丹成,得胎仙出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清心镜 赠裴大器》是一首元代的词,作者是马钰。《清心镜 赠裴大器》,作为一首流传于世的古典文学作品,不仅是对修行者精神追求的一种体现,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一种反映。

这首词深刻表达了修行者在面对内心和外在困扰时的心路历程。作者通过使用“修行人,要心善”这样的开篇,便为读者勾勒出了一幅修行者的高尚形象。紧接着,词中的“奈业障相魔,裂他不转”则展现了修行者在修行道路上所遭遇的种种挑战与困境。这种困境不仅来源于外部的环境,更多的是内在心灵上的挣扎和斗争。

在词的后部,“十二时、马劣猿颠,没巴避恶念”等句子,描绘了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所面临的种种磨难与考验。这不仅是对修行者毅力和决心的考验,更是对其智慧和洞察力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办坚志,常锻炼。剿除绝迹,永无征战”这些句子,传达了作者对修行者的期望和鼓励。他希望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修行者能够消除内心的业障,达到心灵的净化和提升。

《清心镜 赠裴大器》还体现了一种对自然和谐的追求。在现代快节奏的社会环境中,人们往往容易迷失自我,忘记初心。而这首词中的“气神和、清净丹成,得”等句子,正是对修行过程中身心合一的理想状态的描绘。它提醒人们,只有在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中,才能真正实现心灵的平静和安宁。

《清心镜 赠裴大器》不仅是一部文学艺术作品,更是一部蕴含深刻哲理和人生智慧的书籍。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与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修行、自然和谐等方面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