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正公祠

萧何太白皆星精,豪杰不待文王兴。
陶朱异姓在髫龀,当时范氏濯尘缨。
我名终自异凡品,肯使没世无声名。
山东读书至卿相,暮年去作山西将。
国恩未报归不得,林猿涧鹤空惆怅。
山中旧隐当依然,惟有白云封繐帐。
迄今东齐人物少,空谷不闻虚皦皦。
少微无光山色死,令人痛哭长山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范文正公祠并非位于无锡惠山古镇,而是位于河南省邓州市的花洲书院。范仲淹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祠堂被称为范文正公祠,位于山东省邹平市长山镇的范公村。以下是对范文正公祠的详细介绍:

  1. 地理位置:范仲淹的故居和祠堂位于河南省邓州市的花洲书院内,这里香火旺盛,古朴典雅且庄严恢宏。

  2. 建筑风格:祠堂建于明清式建筑风格,四进院布局,占地面积广阔,有范文正公祠、菜根茎舍、忧乐亭、烟雨亭、碑廊、后花园等建筑组成。

  3. 历史沿革:范公祠始建于宋治平二年(1065年),由邑人知县韩泽倡议并主持修建。2006年,邹平县在旧址基础上重建了祠堂,并保持了明清式的建筑风格。虽然经历了多次修缮,但整体风貌依旧保留了范仲淹先忧后乐的光辉思想。

  4. 文化价值:范公祠不仅是范仲淹后人的精神家园,也是了解这位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生平事迹和文化成就的重要场所。祠堂内的墙壁上刻有范仲淹的诗句,展示了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深厚的文学功底。

范文正公祠是一处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文化遗产,它不仅见证了范仲淹的伟大一生,也传承了他的崇高精神。对于有兴趣深入了解宋代历史文化的朋友来说,参观范文正公祠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