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朝亦复愁元昊,臣子何人似范公。
巳见干戈缠海内,尚留冠佩托江东。
含霜晚穗遗田里,噪日寒禽古庙中。
吾欲与公筹大事,到今忧乐恐无穷。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1)

理解诗句内容,体会其情感;把握诗意,揣摩表达效果。注意结合全诗概括总结每句诗的意思:先朝亦复愁元昊,臣子何人似范公。已见干戈缠海内,尚留冠佩托江东。含霜晚穗遗田里,噪日寒禽古庙中。吾欲与公筹大事,到今忧乐恐无穷。“吾欲与公筹大事”是说作者希望范文正公的事迹能成为后人的典范来学习。“到今忧乐恐无穷”是说作者对国家前途的忧虑,担心国家的命运无法改变。“吾欲与公筹大事”,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以及自己的壮志雄心。

(2)

理解诗句含义,分析运用了哪些手法。本题要求考生赏析诗句,首先要明确所赏析诗句的含义。“臣子”指范仲淹,范仲淹曾为西夏国讲和而受到贬斥。“干戈缠海内”指的是宋朝与西夏之间长期的战争状态。“犹留冠佩托江东”指的是范仲淹虽然被贬至江西,但朝廷仍然信任他,让他担任要职。“含霜晚穗遗田里”“噪日寒禽古庙中”分别描写了田野和寺庙的景象,暗示着战争仍在进行,百姓仍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吾欲与公筹大事”表达了作者想要效仿先祖,为国家做一番事业的愿望。“忧乐恐无穷”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未来的担忧。

(3)

赏析表达技巧。本题要求考生赏析诗句,首先要明确所赏析诗句的含义。“吾欲与公筹大事”表达了作者想要效仿先祖,为国家做一番事业的愿望。“忧乐恐无穷”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吾欲与公筹大事”表达了作者想要效仿先祖,为国家做一番事业的愿望。“忧乐恐无穷”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吾欲与公筹大事”,表达了作者想要效仿先祖,为国家做一番事业的愿望。“忧乐恐无穷”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吾欲与公筹大事”,表达了作者想要效仿先祖,为国家做一番事业的愿望。“忧乐恐无穷”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吾欲与公筹大事”,表达了作者想要效仿先祖,为国家做一番事业的愿望。“忧乐恐无穷”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未来的担忧。

【答案】

译文

先朝也愁元昊,臣子谁比范公强?

已经看到战火纷飞缠满天下,依然留着冠服在江东。

带着霜意的晚稻穗在田里留下痕迹,鸣叫的寒禽在古庙中回荡。

我愿同您共商国家大计,直到今天忧愁欢乐都无尽头。

注释

①先朝:指北宋时期。元昊:即夏景宗,宋真宗时被封为西平王,宋仁宗时改封夏国主,于公元1027年自称皇帝,建立西夏王朝。范仲淹:字希文,河南南阳人(一说苏州吴县),谥号“文正”;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②臣子:这里指范仲淹。③干戈:兵器。缠:缠绕。④江东:指南宋境内长江以南地区。⑤含霜:含有凉气。晚穗:傍晚时分的稻穗。⑥噪:鸟鸣叫声。⑦吾欲与公:我希望与你。⑧忧乐:忧患和欢乐,这里代指国家的兴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