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载江村二子偕,相逢每咏步兵怀。
犹看老骥心偏壮,岂惜飞龙羽乍乖。
海上戈船连沪渎,石头烽火照秦淮。
先朝旧事君休问,鼓角凄其满御街。
诗句释义:
十载江村二子偕,相逢每咏步兵怀。
“十载江村”指的是顾炎武与陈生芳在这十年的江村中相伴同行,共同度过了许多时光。这里的“二子”指的是顾炎武和陈生芳。“步兵怀”则是指他们经常一起吟诵《步兵校尉传》,这是古代一种以步兵为主的兵种,象征着他们的友谊和相互之间的深厚情感。
犹看老骥心偏壮,岂惜飞龙羽乍乖。
“老骥心偏壮”意味着尽管岁月在变,但顾炎武依然保持着一颗壮志未酬的心,他的精神依然旺盛。“飞龙羽乍乖”可能是指他的抱负或理想有时与现实不符,但他并未因此而放弃,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犹看老骥心偏壮,岂惜飞龙羽乍乖。
注释:这句话的意思是“顾炎武像一匹老马,即使年岁已高,但仍拥有一颗不屈的心,他绝不因为自己的理想暂时不能实现而感到遗憾。”。
注释:这句话的意思是“顾炎武就像一条飞翔的龙,虽然有时会遇到一些困难,但它并不会因此而改变自己的方向和目标,反而会更加坚定地向前。”。
海上戈船连沪渎,石头烽火照秦淮。
“海上戈船连沪渎”指的是顾炎武曾在海上参与抗击倭寇的战斗,这些战斗发生在明朝时期,那时上海地区是一个重要的港口城市,也是抗倭斗争的重要战场之一。“石头烽火照秦淮”,这里的石头指的是南京的一个地名,烽火则是古代战争中常用的信号弹。顾炎武用这个典故来表达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和热爱。
“石头烽火照秦淮”,这里的石头指的是南京的一个地名,烽火则是古代战争中常用的信号弹。顾炎武用这个典故来表达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和热爱。
“先朝旧事君休问,鼓角凄其满御街。”
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要再去关心那些已经过去的朝廷旧事了,因为现在战争已经结束,和平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目标。”。
诗句译文:
十年间我们一起在江南的小村庄里度过,每次遇到的时候都会互相吟唱《步兵校尉传》。就像一匹老马虽年岁已高但心中依旧充满力量,我绝不因我的志向未能完全实现而感到遗憾。我曾参加过海上的抗敌行动,并在南京的石头城下看到过战火。过去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的和平是我们应追求的目标。
}
{ 《常熟归生晟陈生芳续书来以诗答之》这首诗是顾炎武的作品之一。整首诗通过描绘江村、步兵怀等意象展现了顾炎武对友情和生活的感慨。诗中既有对过去岁月的回忆也有对未来的期望。
“十载江村二子偕,相逢每咏步兵怀。”描述了诗人和友人在江村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他们常常一起吟咏《步兵校尉传》,表达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历史的共鸣。
“犹看老骥心偏壮,岂惜飞龙羽乍乖。”表达了诗人即便在岁月变迁中,仍保持年轻时的热情和雄心,不因现实的挫折而放弃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海上戈船连沪渎,石头烽火照秦淮。”通过描写历史上的军事活动和地名,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与关注,展示了诗人的历史使命感。
“先朝旧事君休问,鼓角凄其满御街。”最后一句诗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和政治的态度,劝诫人们不要过多关注过去的旧事,而应关注当前的和平与稳定。
这首诗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个人立场。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顾炎武的思想和生活态度。
赏析:
《常熟归生晟陈生芳续书来以诗答之》是一首表达友情和时代感慨的诗歌,通过对江村生活的描绘和对未来的展望,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关怀。诗中的意象和主题都富有深刻的哲理,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注释:
- 十载江村二子偕:形容诗人和朋友在江村共同度过了漫长的十年时间。
- 相逢每咏步兵怀:指他们在相遇时经常吟诵《步兵校尉传》。《步兵校尉传》是一部描述步兵生活和军事训练的书籍,这里用来比喻他们的友谊和对军事生活的共同兴趣。
- 老骥心偏壮:比喻虽然年纪已大,但内心仍然保持着壮志和激情。
- 岂惜飞龙羽乍乖:表示诗人对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并不轻易放弃,即使在遭遇挫折时也不改变初衷。
- 海上戈船连沪渎:描绘了诗人曾经参加过的海上军事活动,显示了他的英勇和对国家的忠诚。
- 石头烽火照秦淮:借用历史上的烽火台来象征国家的安危和战争的状态。
- 先朝旧事君休问: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政治纷争的淡泊看待,希望人们不要过分纠结于过去的政治事件。
- 鼓角凄其满御街:通过鼓角声的凄凉来象征国家的动荡不安以及人民的生活困苦。
此诗不仅展现了作者的个人情怀,也折射出了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和人文精神。通过对诗中意象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思想深度及其对时代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