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丈牵船溯上流,清淮从古有三洲。
浮山堰逐降王去,淝水波因小谢收。
红树有霜还可骑,白蘋无雨更宜舟。
平生自是多行役,莫信吾家马少游。
杂咏二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杂咏二首》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共有两篇。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不详,但一般认为它写于作者任监察御史时。这两首诗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抒发了作者的感慨和哀思。
第一首诗写道:“花落家何在?春归人未还。鸟啼空有月,鱼跃不无滩。”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思念之情。诗人想象着春天的花朵已经凋零,家园已不再存在;而自己却仍然在外漂泊,无法回到家乡。同时,鸟儿在天空中啼叫,仿佛在呼唤着月亮的出现;鱼儿在水面上跳跃,似乎在寻找着岸边的沙滩。然而,这一切都只是诗人自己的想象,因为春天的花朵并未凋零,家园也仍然存在;而自己也并未离开家乡,而是在监察御史的位置上尽职尽责。因此,这两句诗实际上是诗人对自己的一种安慰和鼓励。
第二首诗写道:“夜雨滴到明,春山入幽梦。风来吹竹叶,花落知多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之情。诗人想象着夜晚的雨水滴滴答答地滴到天亮,春山也进入了深深的梦境;而自己却在梦中感受到风吹过竹林的声音,仿佛听到了花瓣飘落的声音。然而,这一切都只是诗人的想象,因为现实中并没有春雨滴到天亮的情况,也没有进入幽梦的春山。因此,这两句诗也是诗人对自己的一种安慰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