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旁谁家儿,落日荷锄立。
面目同焦禾,问之惟掩泣。
先人有田庐,寡母知纺绩。
岂曰乏盖藏,人言非其实。
兵符促星火,徵粮先下邑。
长官重军令,小人急所急。
前年卖大屋,去年倾宿积。
今年耕牛死,有田种无力。
昨闻道路言,复有北寇逼。
何时罢战争,贫穷得安息。
杂咏二首
道旁谁家儿,落日荷锄立。
面目同焦禾,问之惟掩泣。
先人有田庐,寡母知纺绩。
岂曰乏盖藏,人言非其实。
兵符促星火,徵粮先下邑。
长官重军令,小人急所急。
前年卖大屋,去年倾宿积。
今年耕牛死,有田种无力。
昨闻道路言,复有北寇逼。
何时罢战争,贫穷得安息。
【注释】
《杂咏二首》是唐代诗人元结的五言绝句组诗作品。此诗共四首,以农民生活的苦痛和战乱带来的苦难为题材,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穷兵黩武、横征暴敛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
道旁:路旁。
荷锄:扛着锄头。古代农夫在田间劳动时常常扛着锄头,“荷”即扛也。
面目同焦禾:面容都像焦灼的庄稼一样,形容因劳累而面容憔悴。
焦禾:指庄稼干枯焦黄。
盖藏:遮盖之物,指房屋等物。
盖藏:遮盖之物,指房屋等物。
星火:流星的尾迹。这里比喻紧急的战事。
徵(zhēng)粮:《诗经·小雅·甫田》中有“载芟载葑,其股三脊。”毛传云:“今者公赋于民,使自出谷帛。”后泛指征收赋税。下邑:征收赋税的县邑。
长官:指地方长官。
军令:军队的命令。
小人:指老百姓、士兵。
前年:前一年。
大屋:指大的房屋或庄园。
宿积:隔夜积聚。指积蓄多年而未用的财物。
耕牛:耕田所用的牛。
有田种无力:虽然有田地却因为负担过重而无力耕种。
北寇:北方的敌寇。
复有:又有。
罢:结束。
【赏析】
这是一组描写农民生活困苦和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的诗歌。全诗共四首。第一首写农民的艰辛劳作和不幸遭遇;第二首写战争的频繁和百姓的苦难;第三首写战争对百姓生活的破坏;第四首写百姓盼望停止战争,希望过上安定生活的愿望。
诗中作者用质朴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农民辛勤劳作,却仍无法改变悲惨命运的现实,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疾苦的同情和对战争带来的灾难的谴责。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战争的厌倦和对和平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