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御史久为郎,南赴金陵道路长。
百粤云山连楚大,六朝烟树入隋荒。
清秋按郡行骢马,落日登台咏凤凰。
新喜诸公振风采,早闻当道去豺狼。
送赵仲礼御史兼呈王侍御五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赵仲礼御史兼呈王侍御五首》是元代文人傅若金所作,共由五首诗组成。以下是对这组诗的介绍:
- 诗歌背景
- 时代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元朝,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环境和知识分子的命运,以及他们对国家治理和地方治理的期望。
- 主题内容:通过对两位官员的送别,表达了对他们仕途顺利、为国家做出贡献的美好祝愿。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政治现实的关注,以及对贤才不能得到重用的遗憾。
- 诗歌原文
- 第一首:“建业城头鸟乱啼,知君感古夜闻鸡。”这句话描绘了南京(建业)的夜景,以及夜晚听到鸡鸣的情景,寓意着时间的流逝和对历史的回忆。
- 第二首:“蜀都文物来西汉,奎阁图书近北辰。”这句话通过对比蜀都(四川成都)与西汉(长安),以及奎阁与北辰(北方)的地理位置,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怀念以及对现代政治中心的关注。
- 第三首:“衮衮晴云塞要津,终闻圣主用儒臣。”这句话以晴空万里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对圣明君主使用儒家学者的期待。
- 第四首:“极知风俗须扬激,肯使贤才但隐沦。”这句话表达了对地方风俗的倡导和对贤才被埋没的担忧,认为应该鼓励和推广文化与道德,让贤才得以施展。
- 第五首:“哦诗应就竹阴题。”这句话表达了在竹林深处吟诗作画的闲适生活,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送赵仲礼御史兼呈王侍御五首》不仅是一组具有深刻政治含义的作品,也是一首充满个人情感和艺术美感的诗作。它体现了诗人对于国家、文化和人才的深切关怀,同时也展示了元代社会的现实状况和文人的生活态度。通过对这些作品的学习,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还可以深入思考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结合,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