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御史久为郎,南赴金陵道路长。
百粤云山连楚大,六朝烟树入隋荒。
清秋按郡行骢马,落日登台咏凤凰。
新喜诸公振风采,早闻当道去豺狼。
【注释】
- 文章:文章才能。御史:监察官员。久为郎:很久担任此职。
- 南赴金陵:前往金陵(今江苏南京)。道长:路程遥远。
- 百粤:泛指岭南一带。云山:连绵不断的山。楚:楚国,古国名,在今湖南、湖北一带。大:广大。
- 六朝:指南北朝。烟树:指树木。隋:朝代名。荒:荒凉。
- 清秋:深秋。按郡:巡视州府。行骢马:骑着青白相间的毛色马。骢,青白色的马。
- 落日:夕阳西下。登台:登上高台。咏凤凰:吟咏凤凰,比喻贤才。凤,凤凰。
- 新喜:刚刚得到的消息令人欢喜。诸公:指赵仲礼和王侍御等同僚。振风采:振奋风骨,发扬光大自己的气节。
- 豺狼:比喻邪恶势力。
【赏析】
《送赵仲礼御史兼呈王侍御五首》,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这是组诗中的第二首。这首诗是李商隐为好友赵仲礼送别之作。
开头两句“文章御史久为郎,南赴金陵道路长”,点明题旨。这两句说,你(指赵仲礼)是一位有文采的御史,长期在朝廷做官,如今你要去南方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前途漫长啊!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在送别,实际上却在勉励,鼓励他到任后要有所作为。《唐诗纪事》评这两句说:“语甚工切。”
第三句“百粤云山连楚大,六朝烟树入隋荒”是全诗的重点,写景叙事,抒发感慨,并寓含对友人的殷切希望。
这一句中,“百粤云山”是指广西一带的群山,因地处百越故称百粤;“楚大”指楚国地域广阔;“六朝烟树”是指南朝时期(公元420年至589年)的都城建康(今南京)一带的景色,因曾先后有六个王朝在此定都而得名,而这里指东晋、宋、齐、梁、陈这五个朝代,它们先后定都在建康,因此称“烟树”。这两句的意思是说,百粤的云山与楚国的大地相接,而六朝时那如云似雾的树木又进入了隋朝的版图。
最后两句“清秋按郡行骢马,落日登台咏凤凰”,是全诗最精炼的部分。它写诗人自己将要离开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赴任桂州(今广西桂林)。
这两句意思是:深秋时节,我骑着青白相间的毛色马按郡而行,登上高台吟咏起凤凰来。这里的“清秋”指的是深秋天气,“按郡”即巡行视察州郡。诗人即将离京赴任,心情自然十分激动,于是骑马来到高台上,一边走一边吟咏起来。“骢马”指青色的毛色马。
【译文】
文章出众的御史已久任郎,南赴金陵路途漫长。
岭南百越云山连接了楚地的辽阔,六朝的烟树进入了隋朝的荒废之地。
深秋时节沿着州郡行进,骑着青白色的马,登上高台吟咏凤凰。
刚得到喜讯令我心喜,早闻你将去当权者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