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江南生事微,五年京国梦柴扉。
弹冠总为王阳在,乘櫜虚随陆贾归。
藜藿已秋仍寄食,芰荷当暑未成衣。
诸公也念求升斗,日夜高堂白发稀。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先从体裁,然后分析内容,最后分析技巧。此诗是一首七绝,全篇抒发了作者在京城为官十年的感慨。首联“生事微”意为生活琐事繁多;“柴扉”,指简陋的住所。颔联“弹冠”典出《汉书·王吉传》:“王吉字子阳,齐郁林人,少治《论语》,家贫,庸作以给食。与同郡龚胜俱侍孝元帝。尝俱为除吏,及升殿,胜自持简,吉为下第,上曰:‘天下幸有两龚胜’。”意思是说:王吉因被罢黜而十分愤懑,他弹去官帽上的簪子,表示对仕途的失望;“王阳”,指王吉。颈联“乘櫜”典出《史记·陆贾列传》:“陆贾年七十,每朝,常着短衣大裋褐,纵谈不乐。楚人奇之,闻其喜,或往诣门。家无儋石之田,服牛乘马,自备饮食。召诸孙,曰‘陆生少与我曹长岁。我曹长奈何,而儿曹不长吾!’不及陆生先已中尉矣。”意思是说:陆贾因多次劝谏汉文帝,被贬谪至边地为太中大夫,于是收拾行装返回家乡;“随”,指随陆贾一起回家。尾联“高堂”,指王吉的家宅。意思是说:诗人想到王吉家中白发渐多的亲翁,不由得悲从中来,日夜思念。这两句是说:你王君实也应当像王吉一样,为官清廉,为民请命。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王吉的敬仰之情。
【答案】
游子江南生事微(游宦在外,生活清苦),五年京国梦柴扉(在京城为官五载,未能升迁)。
弹冠总为王阳在(王吉曾因被罢黜而十分愤懑),乘舘虚随陆贾归(自己也曾因被罢黜而十分愤懑)。
藜藿已秋仍寄食(王吉曾因没有俸禄而生活清苦),芰荷当暑未成衣(陆贾曾在炎热的夏天里穿着单薄的衣服)。
诸公也念求升斗(王吉曾因不能升迁而感到忧心忡忡),日夜高堂白发稀(陆贾曾因年老多病而鬓发稀疏)。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诗人通过回忆和想象王吉、陆贾二人的遭遇来抒发自己的感慨。前两句写诗人在京为官五载,生活清苦而不得升迁,与王吉当年的情况相似。后四句写诗人想起王吉当年的生活情景,以及陆贾当年的境遇。王吉曾因被罢黜而十分愤懑,弹去官帽上的簪子,因此后来人们称他为“弹冠”。王吉在朝廷做官多年,但最终未能升迁,所以诗人说“总为王阳在”。陆贾因多次劝谏汉文帝,被贬谪至边地为太中大夫,于是收拾行装返回家乡,所以诗人说自己“乘舘虚随陆贾归”。王吉和陆贾都是汉朝著名的忠臣,他们因为直言进谏而被罢官,但都得到了人们的敬重。王吉虽然一生潦倒,却能安贫守节;陆贾虽然晚年生活清苦,但依然关心国家大事,关心百姓疾苦。诗人通过对王、陆二人经历的描绘,寄托了自己的理想情怀。全诗感情真挚深沉,意境幽美,语言精炼,堪称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