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气薰薰远近峰,长林如沐晚烟浓。
飞流遥落疏钟断,石径何来驻短筇。
题李成所画十册
介绍
《题李成所画十册》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作于公元762年(大历七年)。这首诗是杜甫初到夔州时写的。当时李成的画已经传到夔州来了。杜甫在诗中对李成画赞不绝口。
相关推荐
【注释】 题李成所画十册:指李成的《云山图》。李成,唐代著名山水画家。 薰:香气。 长林如沐晚烟浓:茂密的树林像沐浴在傍晚的烟雾中一样。 飞流遥落疏钟断:飞瀑从高处落下,远远传来了寺院里敲钟的声音已经中断。 石径何来驻短筇:石阶上怎么来了一位拄着拐杖的人?短筇,即手杖。筇竹,即筇竹杖,用筇竹做成的手杖。筇竹是竹子的一种,有节,可以当拐杖或手杖。 【译文】 远近山峰被细雨笼罩着
【题李成所画十册】 匡山过雨泻飞流,遥望香炉翠霭浮。 试诵谪仙清俊句,浩然天地与神游。 注释: 匡山:指庐山。匡山过雨:在庐山上的一场春雨过后。 泻飞流:像瀑布一样直泻下来。 遥望香炉翠霭浮:远处的香炉山笼罩着一层薄雾。 谪仙:指李白,因他曾经被唐明皇放逐,所以后人称其为“谪仙”。 清俊句:清丽俊朗的句子。 浩然天地间:形容心胸开阔,志向高远。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李成画作的赞美
【注释】 崔嵬:高峻的样子。 短窗:指小而矮的窗子。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描写诗人在李成画上的十幅画面中所看到的景色,抒发自己对自然之美的喜爱和对归隐田园、远离尘嚣的向往之情。下面是逐句翻译和赏析。 第一句“高阁崔嵬瞰碧江”,意思是说,站在这高高的楼阁之上,可以俯瞰着美丽的长江。这里的“高阁”是诗人想象中的自己所在的高处,而“崔嵬”则形容了那座楼阁的高峻壮观,给人以雄伟之感
【注释】 忆昔:回忆过去。蚕丛:指蜀地,古称蚕丛国。开:兴起,建立。崔嵬:高峻。寒云:形容剑阁一带的高山耸入云端。荒郊:荒凉的野外。猿啼苦:猿猴在树上哀叫。归人:指思乡之人,这里指作者自己。 【赏析】 这是一首怀古诗。诗中通过描写剑门关外荒郊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怀念之情。首联“忆昔蚕丛开蜀国,崔嵬剑阁入寒云”,是说从前蜀地(今四川一带)兴起时,高大的剑阁就耸入云雾之中
杰阁逶迤秋色老,霜林掩映暮峰横。居人自有闲中伴,坐对飞流意不惊。 注释: 杰阁:宏伟的楼阁 逶迤:曲折延伸的样子 秋色老:秋天的景色已经变得苍老 霜林:被霜覆盖的树林 掩映:遮蔽和映衬 暮峰:傍晚的山峰 居人:居住在这里的人们 闲中伴:闲暇中的伴侣 飞流:飞泻的水流 意不惊:内心不受外界的影响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成所作,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秋日景象。 第一句“杰阁逶迤秋色老”
题李成所画十册 石磴连云暮霭霏,翠微深杳玉泉飞。 溪回寂静尘踪少,惟许山人共采薇。 注释: 题李成所画十册:在李成的画册上题诗。 石磴:石头台阶,指山路。连云:与天空相连。霭(ài):雾气。霏:飘洒的样子。 翠微:青绿色,形容山峰的青翠之色。深杳:深远幽静。 玉泉飞:像玉一般晶莹的泉水。飞,流动,奔流。 溪回:指山涧水。寂静:安静无声。尘踪:指人的足迹。 惟:只;只有。许:允许。山人:隐士、高人
诗句释义: 1. 市散谁闻野鸟声 - 解释:市场已经散了,谁会去听那些野外鸟儿的叫声?这里的“谁”和“散”,表达了诗人对城市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田园的向往。 2. 短桥何处旅人行 - 解释:短桥在何处,旅人正在路上行走?这里的“短桥”和“旅人”描绘了一幅旅途中的宁静景象,而“何处”则增添了一种迷茫和孤独感。 3. 莫嫌寂历空山道 - 解释:不要嫌弃这寂静而遥远的山路,虽然它远离尘嚣
【解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写诗人观李成所绘的山水图而作。诗人在画中看到的是:大树与小树相映衬,千峰万峦皆苍翠欲滴;高人隐于茅屋之中,不羡金玉满堂的富贵生活,只愿围炉醉酒、醉后醒时,依旧保持自己的清高品格。 【答案】 译文:大树和小鸟树木相互映衬着,千山万峰仿佛都变成了碧绿的玉石。高人隐居草屋卧着,不羡慕那围着柴火取暖的酒徒们醉了又醒。 注释:①大树、小树:指画中的大树和小树。②俄变玉
【注释】: 题李成所画十册:这是一首题画诗。李成,北宋画家,擅画山水,多写北方山川,尤长于松石。他的画,笔墨简练而富有韵味,意境深远,是宋代画派中的重要人物。十册,即十幅。 驰驱:奔驰。 溪边:水边。 坐久竟忘归路晚:坐了很久,竟然忘了回家的路已经很晚了。 半空飞沫湿絺衣:半空中飞溅的水花打湿了我的衣襟。絺(chī):细葛布。古代的夏季衣服。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游览李成所画“十册图”之后所作
题李成所画十册 万壑千岩拥翠螺,人家处处掩松萝。 溪头静坐者谁子,赋就新诗拟《伐柯》。 注释: 1. 万壑千岩拥翠螺:形容群山环抱,山峰如同绿色的螺壳一般。 2. 人家处处掩松萝:描述每户人家都掩映在松萝之下,宛如仙境。 3. 溪头静坐者谁子:指的是坐在溪边吟咏的诗人。 4. 赋就新诗拟《伐柯》:《诗经·小雅·伐木》中有“伐柯伐柯,其则不远”一句,原句意为砍伐斧柄以作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