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洪启进游崆峒岩

岁杪寻若杜若洲,崆峒岩畔紫烟浮。
杯传柏叶香生暖,石滴泉花意自幽。
苔藓蒙蒙晴似雨,云霞冉冉夏疑秋。
华鸱白鹿还堪拟,勾漏黄龙人望收。
览胜不妨风落帽,登山岂惮雪侵裘。
使君问俗凭清假,折柬招携喜共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洪启进游崆峒岩》是明朝诗人冯仕琦的作品。这是一首七言排律,创作于明嘉靖年间,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崆峒岩这一独特景观的向往。下面是对这首作品的介绍:

  1. 作者简介:《和洪启进游崆峒岩》的作者是明代的冯仕琦,他在诗中融入了对崆峒岩这一自然奇景的深厚情感。
  2. 作品原文:诗中的“岁杪寻若杜若洲,崆峒岩畔紫烟浮”描绘了在岁末时节寻找如杜若般幽静的小洲,在崆峒岩畔观赏飘渺的紫色烟雾的场景。
  3. 艺术风格:冯仕琦以其精湛的诗歌技艺,将崆峒岩的自然美通过文字生动地展现给读者。诗中的“杯传柏叶香生煖,石滴泉花意自幽”传达了饮茶与赏景所带来的宁静与愉悦。
  4. 文化价值:此作品不仅是对自然风光的描写,更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的一种追求。诗中的“华鸱白鹿还堪拟,勾漏黄龙人望收”反映了古人对神话传说中生物的向往,以及对这些神秘生物所象征的高贵与力量的崇拜。

《和洪启进游崆峒岩》不仅是一篇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也是了解明代诗歌风貌的重要窗口。通过这首诗,读者不仅能欣赏到冯仕琦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描绘,还能深入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相关推荐